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精准扶贫)绿色茶园托起致富新希望

时间:2016-12-02 00:51 浏览:

绿色茶园托起致富新希望

通讯员 李陶 赵文国 肖志荣

  “我们老两口平时没得事,现在一天可以采百把块钱的茶叶,今年的春茶,估计采了4000多块钱了。”近日,在白杨坪镇熊家岩村獐角坝组的茶叶基地里,67岁的茶农牟启明和老伴儿正在采茶叶,说起今年春茶的收入情况,老人的脸上笑开了花。

    牟启明和老伴儿向德桂是当地的留守老人,儿子和媳妇在外打工,两个老人带着上学的孙子在家。因上了年纪,身体大不如从前,为了有效利用土地,合理安排劳动力,增加经济收入,老人放弃了种植玉米、土豆、红薯等需要消耗体力的农活,将自家的五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茶树。

  经过几年的发展,茶树生长良好、茶园管理得当。现在,一年下来,单依靠茶叶,就能收入万余元,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还大大增加了经济收入。

    在当地,像牟启明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

贫困户的茶叶致富经

  “现在天气还可以,多采点茶叶,趁着最近价格还行能卖个好价钱。”家住熊家岩村王家坡组的茶农向学照,一边采茶一边告诉笔者,“两个学娃娃也放假回来了,可以帮哈忙,今天估计能采个4、5百块钱。”

    今年76岁的向学照,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家里六口人,儿子有先天性轻微智障,自己又腿脚行动不便,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里两个孙子正在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让这个大家庭举步维艰。

    2015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了王家坡。

    “王家坡组从08年就开始种茶树,开始老百姓没这么积极,政策也没现在这么好。”说起王家坡组的发展,熊家岩村干部彭泽怀一一介绍了起来,“自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起来,合作社和老百姓抱团发展,村民积极性也起来了,很多贫困户都脱掉了贫困的‘穷帽子’。”

    向学照一家,就是通过发展茶产业走上脱贫致富的其中一家。2015年,全家种植7亩茶叶,依托当地茶叶专业合作社,不愁茶园管理技术、不愁茶叶销路等问题,仅2015年,茶叶年收入3万余元,成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路。如今,向学照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带领全家人将生活越过越红火。

贫困茶农的漂亮翻身战

    “今天老公在家,就只请了两个帮工,差不多也能忙过来了。”熊家岩村红沙坡组茶叶种植大户向兴菊,发展茶园16亩。因人手不够,便以每斤茶叶20元的价格聘请了附近的村民帮着一起采茶,“种得面积大,自己忙不过来,现在价格蛮好,大家也乐意帮忙一起采。”

    向兴菊今年44岁,身患残疾,缺乏正常劳动力。2015年,向兴菊一家也是熊家岩村精准扶贫的对象。

    “以前那些粗重农活我做不了,老公要照顾家里、又要种田,还要关心上学的儿子,不能出门挣钱,只能种几亩地维持生计。”说起以前的日子,向兴菊无奈的摇了摇头。

    因缺乏发展意识,没有发展门路和技术,向兴菊一家只能依靠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种植,过着清贫简单的生活。近几年,随着白杨坪镇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当地村委会的帮助和支持下,向兴菊大胆的将自家的山田、水田共计16亩全部种上了茶树。

    茶叶发展起来了,向兴菊“不怕好事外人”,以高价雇佣村民帮着一起采茶,将自家的茶叶资源充分利用了起来,带领着附近村民,打了一场漂亮翻身战,走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人勤快,就没有过不上的好日子。”现在,向兴菊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不仅将自家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十几亩茶叶也在她的努力下管理的井井有条。丈夫没了负担,外出务工,增加了经济来源。正上高三的儿子,懂事体贴成绩好,带给了向兴菊满满的欣慰。

五保户也有致富梦

    “看到大家房子修好了,日子过好了,我也想给政府减轻点负担。”田少平是熊家岩村的五保户,笔者看见他时,他正和侄子在茶园里采茶。

    身为五保户,田少平并不安于现状,而是积极跟着该村发展的步伐,寻找致富门路。田少平在当地村委的支持下,设法发展种植了1.5亩茶园。

    “去年我自己挣了1000多块钱,今年还想多挣点,把房子整修一下。”对生活,田少平抱着乐观向上的心态,“生活都是政府的,自己努力一点,政府就能多帮助其他人一点,这样活着才有意义嘛。”

    “他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慢,但是仔细,采的茶叶质量很好。”因茶树种植少,茶叶不够采摘,田少平便到需要帮助的农户茶园里帮忙,淳朴善良的本性,受到了当地村民的好评。

    “绝对不能等、靠、要,有多大力就要使多大劲,自己奋斗,腰杆都是直的。”虽然贫困,但在田少平身上,看到的是对生活的执着和寻找希望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