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行游恩施】桅杆堡染行记忆(图)

时间:2017-05-04 08:30 浏览:

【行游恩施】桅杆堡染行记忆
林辉 图/文

桅杆堡集镇老街古树(楠木)。

  桅杆堡老街的胡氏染行,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染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停染,但老屋仍然艰难地立在下街口原来的位置。

  染行正对着仍然是过去的老街,全为青石板铺就而成。除此之外,染行遗留下来的除了老屋,就只有轧布的石碾和石垫了。

  胡安义老人和妻子龙氏对这座百年染坊的过去了如指掌。这老两口当年的婚配属同行联姻,新郎是胡氏染行的公子,而新娘是龙氏蓝靛种植主的千金。

  龙家在桅杆堡东边的接龙桥,其父龙方兰是当地著名的蓝靛种植人和加工者。据她回忆,蓝靛植物一般高及人腰,叶片长约四五寸。成品蓝靛全靠泡出来。泡叶子的水池由大到小三口,位置由高到低。泡制时先把蓝靛叶放入最上面的大池中浸泡,同时还要用竹杆等物来击打,将叶片击碎,使得出靛率更高。接着把蓝靛液放入第二个水池以去除杂质,之后再将溶液放入最低的小池里,沉淀后把水放干,这样就得到了染布用的蓝靛。蓝靛在制作中和制出的淤泥状的蓝靛成品,都有浓烈的臭味,但染出的布却不臭。

  龙老太回忆,父亲大面积种植蓝靛,每年都要雇人将蓝靛挑到万县去销售,四川也有客商过来购买。其中,四川龙头坝的向大个子就是其中一个。向大个子的木扁担两头翘起五六寸,手里一根打杵,胸前一个垫肩包。蓝靛的密度高,一小桶蓝靛就有六七十斤。向大个子的担子看上去并不大,实际上却很沉。向大个子的蓝靛担子里还备有一口袋像今天气压砖状的米粉干粮,饿了,就在一家店子上向老板娘道:“店家好!把您锅灶一用,补点油盐钱吧。”老板娘把他的“气压砖”切成小块,放在锅里烘热。吃饱后,他又继续沿着川湘古道艰难前行。其实,那时候从四川过来的蓝靛客商大多都是这样一副行头,为了节约钱,也大多自备这样的“气压砖”干粮。

  桅杆堡胡氏染行自然不必像向大个子他们这样艰难,他们近水楼台,蓝靛产地接龙桥就近在眼前,更何况又成了一家人。

  胡安义老人出生于1942年,虽然没有亲自染过布,但他对父辈们的行当至今记忆犹新。

  在今存染行的右间窗下,还遗有一口巨大的染缸。当年染布时,就在这一缸内放入蓝靛和水,在附近另置一缸,里面放入酸化了的豆制淀粉,加水配成浓度合适的酸水。

  胡家染布一般需要染两次,晒两次,轧一次。先将布匹放入酸水的缸中浸泡半天至一天,然后取出来挤干,再放入盛有蓝靛液的大染缸上色。根据颜色还需在染缸内放入一些催化剂。其间每天要把布匹翻动三四次。一两天后,把布取出背到街下大塘里透水后晾晒。晒干后,再染第二次后进行轧布。

  轧布人手攀着木架,脚踩石碾压制布卷,其目的是把纱轧得更匀称些。同时还要撒入淀粉上浆,增加布匹的硬度。布经过碾轧,水分几乎挤尽,再晾晒一次后整个染布过程就完成了。

  用蓝靛染布,可以染出蓝色、青色、双蓝色(浅青)和苏月色(天蓝)。那时候,有一种好布叫做“官金棉玉”。织这种布的经线用料是产自苏杭的官纱,纬线用料是用湖南的上好棉花纺制的棉纱,所以老百姓用“金”“玉”来形容这种布的好处。

  胡氏是江西移民。其家谱载:“开基祖玉锦公大约康熙年间从江西省瑞州府高安县北乡三十七都迁入施南府桅杆堡桂枝湾开基创业,立籍繁衍。”如此看来,胡氏沿川湘古道迁徙而来,在桅杆堡“立籍繁衍”已经近三百年了,他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一代一代地改变着自己的家园。染坊记录了他们的奋斗,如今,他们在古老的染行边,又建起三四层楼的新居,享受着新时代的生活的幸福。

  桅杆堡街的江西移民,还有与胡氏同来的郑氏。胡郑二姓在江西就是共吃一口水井的同乡。在桅杆堡的北侧一里地地方,是桅杆堡胡氏和郑氏等江西移民的祖坟集中地,那里现在仍然称作江西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