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黄石资讯 >

精准扶贫,不仅扶起了一个花果飘香的花果村,还捧起了一群奋发爱村的花果村民;泵站村一面面文化墙,不只展

时间:2019-01-04 00:03 浏览:

  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本报记者 田城)
  5日,细雨蒙蒙,黄颡口镇花果村小雅山上云蒸雾罩。
  山脚下,一栋栋小洋楼静卧在碧绿的田畴之间,静谧而安详。
  几条水泥路绕了几个大圈,将一畦畦新栽的甜橙、龙涎柑果苗圈在其中。道路两旁,废旧的轮胎被油漆涂成赤、黄、蓝、青各种颜色,半埋在土里,如若彩带。
  村支书梁三学丝毫不顾飘落肩头的雨丝,兴奋地搓着手:那里,已经规划好民俗展示馆;对了,停车场、公共厕所和农家乐必不可少……
  作为土生土长的黄颡口人,老梁记忆犹深——十几年前的花果村脏乱差,没有一个干部愿意来这里搞驻村工作。
  花果村因花果而得名。村里老人们说,那时的花果村漫山遍野的橘子、李子、桃子、石榴、枇杷等,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随着外出务工的人多了,遍布四野的花果无人打理,变得“无花无果”,美名不再。更令人焦虑的是,村里“什么事都做不成”,破屋烂灶、湾子争斗、邻里不和、夫妻吵架、矛盾纠纷不断,是阳新的三类村、84个贫困村之一。
  也有村干部想做点事,可群众宁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也不愿抬一下屁股。
  “那时候,村民争当贫困户、甘当贫困户,谁评上贫困户了,惹一堆人眼红。”黄颡口镇镇长江书强说,思想上的贫困,造成了花果村多年积贫积弱。
  村穷,穷在思想,穷在精神,穷在修为。思想不改变,多少钱扔进去,都得打水漂。
  精准扶贫春风吹进村后,阳新县纪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帮着重新组建了村“两委”班子,开展“村立约、族立训、家立规、人立言”行动,规范村规民约,传承族训祖训,党员立言立行……
  驻村扶贫干部、阳新县纪委干部李加南带头立下“以德做人、以诚做事”之言,挂在村委会路口。村支书梁三学立下了“认真做事、诚信待人,为打造一个新花果而努力”。这些年,他为村庄建设垫资30多万元。
   全村47名党员人人“亮相”,个个“立言”,将各自说的一句话,挂在村庄醒目处,时刻警醒自己,接受群众监督。 
   说出去的话,砸在地上就是一个坑。
   两年来,花果村围绕“花园、果园、菜园、家园、乐园”五园建设,改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修卫生室,改门口塘,安装路灯,疏通沟渠,植树种果;养鸡场、制鞋厂、苗木基地、物流仓储等村产业兴起了,村里大变样。
   脱贫户刘应钦一家4口人,夫妻都患病,两个孩子还在读书。村里党员指导其培育柑橘。村里在保证其低保收入后,又将其安置到制鞋厂上班,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收入。
   “身为花果村民,我骄傲。”刘应钦说,几年前,人家问他哪村的,他总是遮遮掩掩不好意思说。
   黄颡口镇干部柯爱霞说,镇村两级干部自我“量血压”、互相“把把脉”、组织“会会诊”,挑出毛病,根治毛病,真抓实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泵站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村最大的特点就是活用红色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廉政建设、歌颂党和政策的内容上墙,潜移默化改变村民思想。
   “过去鸡毛蒜皮的事天天有,村干部疲于应付,没有精力谋发展。”村支书周佐华说,村子发展不快,“思想贫困”是“拦路虎”,一日不解决,一生难发展。
   “要改变大家的思想,就要用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2016年,村里请来阳新县文化馆退休回村的石教育建设文化墙。
   医圣故里、传统美德、国学经典、二十四孝,犹如一道历史画廊徐徐展开;新鲜鱼、白米饭、锅巴粥、萝卜菜,道出农家一粥一饭特色。这些作品遍布全村,加起来超过1200米长。 
   文化墙浸润人心的作用显而易见。现在没人扯皮拉筋了,都在一心一意谋发展。
   道路通了,村庄美了,旮旯亮了。村里成立鸡鸭鱼虾4个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废弃的红砖厂上,100千瓦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家具厂、制衣厂正在兴建;600亩“田园综合体”项目土地流转完成,正在平整……
   百业俱兴,前景可望。
   从思想上的贫瘠,到思想上的充实,这个历史拐点,引领两滨江小村破茧化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