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黄石资讯 >

50年前留宿一晚江北老汉携家人来阳新谢恩

时间:2019-04-26 00:53 浏览:

“恩人,50个年头了,终于找到您了!您是我全家的恩人……”近日,黄颡口镇军山村吕广湾,操着江北口音的老人来到吕鉴古家中,并送上一面锦旗表示感恩。彼此默默对视后,江北老人紧紧抱着吕鉴古,潸然泪下,感慨万千。
       这个江北老人名叫郑远民,是蕲春县赤东镇杨旦村人。
       原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蕲春县赤东镇遭遇特大洪水,粮食是颗粒无收。当时队委会给每人每月的稻谷勉强度日,人们经常是饿着肚子出工干农活。
       一时,江北好多人到江南这边来买苕渣、干苕回家接济。郑远民跟其他人一样来过几次阳新县的黄颡口、三洲、太子等地。最后一次是1970年正月二十以后,郑远民跟一个同伴途经鲤鱼海、潭家畈、茅村、七约、柏林等地再转到军山村(当时叫大队)时已是下午4点左右了,边走边问,想找一个落脚点,可是问了几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
       天快黑了,苕渣一斤也没买到,走了一天的路,又饿又累,人生地不熟,怎么办?
       此时,看到一扛着挖锄干农活回家的吕鉴古(后来得知他的名字),郑远民和同伴就迎上前去介绍了自己的困境,吕鉴古听后二话没说,就把两人带回家中。进门时,吕鉴古的妻子张运正在带孩子,看到丈夫带着客人回家,立刻放下孩子为大家做晚饭。吃好晚饭后,吕鉴古又带他们跑了几个湾子,买了近300斤苕渣和干苕。
       当晚,吕鉴古为郑远民他们安排好床铺,怕他们晚上睡觉冷,还特意生了火炉并加上木碳。郑远民说,这个炉子不仅暖了身子更暖了跳动的心。
       到了凌晨3点多,吕鉴古提着借来的马灯把郑远民他们送往离军山村有20 多里路的船码头。途中,吕鉴古还替他们挑了一程。
       郑远民有点文化,脑子灵活。1970年买回苕渣后,大队(村)两次安排他去“三线建设工程”搞宣传工作。工程完工后,公社(镇)又安排他出去搞副业。
       渐渐地, 3个儿子长大成家立业了。虽然家境条件不是很好,但始终没有忘记吕鉴古。1990年前后,郑远民给吕鉴古写过信,不知何原因未收到回信。后来孙子、孙女出生后,又忙着带孙辈,就把这事给搁了下来。但是,郑远民夫妇始终没有忘记吕鉴古,常在孩子面前念叨此事。
       2018年11月份,郑远民再次给吕鉴古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这次吕鉴古收到信了,还回了信。
       “现在,孙辈们上了大学,也参加工作了,儿子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生活富裕了,趁着现在身体硬朗,带着孩子们来感谢你这位恩人。没有鉴古兄当初的善举,就没有我们一家人现在的幸福生活。”郑远民在给吕鉴古的信中写道。
       吕鉴古是“意外”收到郑远民来信的。2019年元月29日,儿子吕绍许在村委会办事,无意中看到一封寄给父亲的信件。信封上把黄颡口写成“黄思口”。当吕鉴古拆开信件一看,才慢慢回忆起此事,并立即写了回信。当时正好春节,快递点都放假了,吕鉴古特意让儿子乘车到阳新县城寄信。
       这不,收到吕鉴古的回信,郑远民喜出望外,很快带着家人驱车来到吕鉴古家,于是就出现了开头两人相见的感人一幕。
       郑远民来看望吕鉴古,不仅带来蕲春土特产,还有苹果、香蕉、藕粉,一二十斤熏肉,两条大草鱼有十七八斤,还给了1000元现金。另一位和郑远民一起来买干苕的人已去世,儿子们出去打工了,但托郑远民带来了价值500元的土特产。
       吕鉴古此时也是热泪盈眶,没想到郑远民如此重情义,区区小事,挂念50年。    
       吕鉴古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5个孙子孙女。197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担任军山村村主任、村支书近20年头,1998年退休在家务农。
       去年在阳新住院期间,一次外出时,吕鉴古碰到一老人摔倒在地,别人劝他不要去扶,怕他被讹,但是吕鉴古坚持要扶。因为他一直深知:我是一名老党员、老村干部,就是讹我也要扶……爱人张运也是热心快肠,在家经常帮领居照看留守儿童……
       当天中午的饭桌上,两家人是觥筹交错。郑远民激动地对吕鉴古说道,当年如果不是他留他食宿,还带他买到了苕渣,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很可能就没有他这个家庭了。他们互相祝福,国家现在是日新月异,养好身体再看看祖国的强大变化。
       惜别时,影视剧的镜头在这里重现,吕鉴古把1000元现金退还给郑远民,但是郑远民始终不肯收。郑远民和吕鉴古二人手拉着手,边走边说,三步两回头,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通讯员 曾邦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