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黄石资讯 >

李名付:鲜花里琢磨出“致富经”

时间:2019-08-23 04:39 浏览:

■本报记者 程长珠 文/摄

  炎炎夏日,走进大箕铺镇小箕铺村李琦大畈鲜花种植基地,满眼花海、芳香扑鼻,可谓是“吾欲花海醉,良久不思归。”
  这个基地的负责人叫李名付,是远近闻名的养花专家。当年,他从建筑业转型搞鲜花种植,凭借自身的钻劲和韧劲,硬是将大家既看好又不敢养的云南鲜花,在当地搞得有声有色。
  回乡创业屡次尝试种植鲜花屡遭失败
  8月14日,太阳酷似一个大火球,悬挂天空。记者一行冒着酷暑,来到大箕山下李琦大畈鲜花种植基地,看到大棚内各式各样的鲜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李名付和几名工人正在地里忙碌着。
  “你看,这些开过花的残枝都必须全部剪掉,只保留一些嫩芽。再过十天半个月,它们就可以长成长长的花枝了。”李名付一边指导工人修剪,一边自己拿着剪子示范。
  52岁的李名付是小箕铺村人。1991年,他从老家跑到武汉搞建筑,这一干就是10年。2000年时,他萌生了转行的念头。“每个人干一行干长了都会厌倦,我也是一样。当时,我有个弟弟在云南昆明搞鲜花销售,生意还不错。每次他将花农种的鲜花收过来,转手一卖,就能轻松赚一笔。”
  “我当时想到的是,弟弟在昆明,对我搞鲜花种植有很大帮助。还有一条是,当前的花卉市场很好,好多地方都要用到鲜花。于是,在家人与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开始种起了鲜花。”2001年,李名付在当地承包了5亩地,决定先进行小规模试种。
  “我通过弟弟帮忙,引进了昆明的‘莎蔓莎’玫瑰花试种。很快,这5亩‘莎蔓莎’就大量产花。”李名付至今清楚地记得,由于花市市场品种更新比较快,“莎蔓莎”只种了两年时间,就被市场“淘汰出局”,亏了1万多元。
  2003年,李名付将“莎蔓莎”全部挖掉,改种“红衣主教”。此花在武汉的销路非常好,他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8亩。种了3年,又被市场淘汰了,这次他亏了2万多元。
  不言放弃用心琢磨技术最终种植成功
  沉寂了几年的李名付,痛定思痛,依然没有放弃鲜花梦。他一边总结经验,查找原因,一边刻苦钻研技术。
  “种植鲜花难度相当大,加上我们大冶的气候和昆明相比,相差10多度。但是,通过技术生产的调节,还是可以把它种出来的。”李名付一方面更加用心地摸索种植技术,多次到昆明去“取经”,跟那里的花农学真功夫,一边转变思路,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不再种植单一品种,以此来“经受”市场的考验。
  2014年,李名付种了50多亩、4个深受市民青睐的鲜花品种,反响非常好。
  截至目前,李名付的鲜花种植基地扩大至200多亩、20多个品种,还在武汉、咸宁、黄冈黄石、大冶开了5家鲜花连锁店。2018年,他的种植基地鲜花总产量150余万株,总产值达225万元。
  自己富了不忘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鲜花种植成功,让李名付的腰包鼓了起来。他自己富了,不忘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和就业。
  小箕铺村村民马志青是一位中年妇女,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外出打工,被李名付吸收到他的鲜花基地做事。
  “我家住在这附近,这边忙的时候就过来帮下忙,一个月下来还能拿到两三千元工资。我已经很满足了。”马志青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李名付的鲜花种植基地生产旺季的日用工量达到四、五十人,都是附近村民来做事。
  如今,李名付的鲜花基地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在大箕铺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生态旅游效益也逐步显现了出来。目前,李名付正在为鲜花采摘节活动打基础、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