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十堰资讯 >

脱贫路上的故事|竹山县宝丰镇王兴兰:一针一线总关富

时间:2020-06-21 02:15 浏览:

王兴兰在制作手工棉鞋(资料图片)

讯(十堰日报)记者 姜琨 通讯员 许海涛 报道:“针眼之间的距离一定要控制好,不然会影响鞋子的美观。”日前,家住竹山县宝丰镇宝丰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兴兰一边赶制手工棉鞋,一边向来访的记者介绍棉鞋制作技术要领。

年过半百的王兴兰,早年过了太多的苦日子。丈夫杨守全因患白癜风和白内障,经常需要看病花钱,家庭经济十分拮据,一家四口多年挤在一间不足十个平方的老房里生活。

看到亲戚朋友们陆续发家致富盖新房,自家的生活却始终不见起色,王兴兰着急了。镇、社区干部上门走访后,给夫妻俩出了主意:宝丰镇是竹山县经济重镇,人口流动量大,你们可以尝试摆地摊卖水果,寻找致富门路。

由于勤劳肯干,一家人的生活面貌很快得以改善。2018年1月,王兴兰拿出全部积蓄和银行贷来的3万元,决心盖新房搬新家。当年8月,三层小楼完工,一家人如愿搬进新家。

“脱贫只是起点,小康才是方向。”竹山县发改局驻宝丰社区第一书记贺中平和社区扶贫干部雷俊余在王兴兰搬家后第一时间上门道喜,当了解到王兴兰年轻时手巧会针线活、纳得一手好鞋底时,便建议她开家庭作坊、做手工棉鞋。

“老式棉鞋做出新样子,轻软保暖又透气,说不定现在真有市场。”王兴兰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尝试一番。

没有棉布、鞋底等原材料,扶贫干部带着杨守全奔赴襄阳批发市场,找到了能销完再付款的好心批发商家;添置制鞋机械时钱不够,几名扶贫干部主动帮忙垫付……2018年9月,在王兴兰家一楼客厅里,棉鞋家庭作坊开工了。夫妻俩分工合作,晚上,杨守全帮忙剪鞋样、做鞋面,王兴兰一针一线纳鞋底、做定型;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俩把做好的棉鞋,拿到集市上去卖。

为了帮助王兴兰把这条致富路走好走稳,驻村工作队和社区干部常常晚上上门,帮她研究鞋的式样、用布颜色,检查棉鞋质量,并在微信朋友圈帮助推销。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王兴兰的手工棉鞋在市场上赢得了客户青睐,常有商家上门批发收购。

“过去想挣钱,不得不出门务工。现在真是没想到,我这么大年龄了,还能在家里做棉鞋挣钱。”王兴兰说话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她家靠制作棉鞋每年销售收入3万元,空闲时打零工收入1万余元,一年下来总收入超过4万元。下一步,她计划带动周围在家妇女共同制作手工棉鞋,将现在年产棉鞋5000双提高到20000双。

小棉鞋,销路好,致富快,让王兴兰尝到在家增收致富的甜头。如今的王兴兰,还清了欠款,儿子、女儿均已成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个人感言:想要脱贫致富奔小康,我感觉,还得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门路。我相信,只要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日子一定能够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