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十堰资讯 >

产业蓬勃发展乡村美丽宜居 房县特色产业强村富民

时间:2020-07-10 03:13 浏览:

讯(十堰日报)通讯员 徐香娟 报道:6月26日上午,湖北广播电视台大型融媒体蹲点行动《大山的回答》栏目走进房县。在黄酒民俗文化村——土城镇土城村,伴着婉转悠扬的诗经民歌《关关雎鸠》,贫困户、省市县驻村工作队员、村“第一书记”、产业致富“带头人”等共同开启了一场“诗经故里黄酒之乡话小康”的精彩访谈。

当天,依托黄酒产业、依靠勤劳双手摘掉“穷帽子”、带领乡邻致富的土城村村民鲜艳、瞿万江接受了记者采访。“以前,吃了上顿没下顿,住的是土坯房,一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精准扶贫启动后,在政府引导下,我家发展黄酒产业,如今每年收入可达50万元。”“三碗不过岗”酒坊负责人、酿酒师鲜艳说。

“我要把好黄酒质量关,争取把黄酒销售到全国各地。”瞿万江对未来的生活满怀信心,“我已经和拼多多、淘宝电商平台达成协议,将在网上销售黄酒。”

“2014年我们村成立黄酒专业合作社,当时每户年收入只有一二千元,全村黄酒年销售额仅1000多万元。精准扶贫5年来,全村从事黄酒生产的农户达256户,户均年收入达几十万元,180户贫困户依托黄酒产业实现脱贫。2019年,全村黄酒年销售额达一亿多元。”土城村党支部书记耿吉奎自豪地说。

2017年,浙江人杨火勤在多地考察后,最终选择在房县沙河乡发展食用菌产业。“房县地理气候非常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我们在这里先后成立房县勤发富食用菌香菇专业合作社、湖北勤发富菌业有限公司,带动1000多农户发展代料香菇脱贫。”杨火勤说,“我决心扎根房县,研究出更好的香菇品种,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看收入。“1982年,我开始种植黑木耳。精准扶贫启动后,村上成立木耳种植合作社,我加入合作社和大家一起抱团发展。目前,我仅种植黑木耳一项年收入就达三四万元。”青峰镇峪坪河村黑木耳种植大户刘胜全说。

精准扶贫启动以来,房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食用菌、林果、中药材、畜牧、茶叶、蔬菜、黄酒、烟叶等特色产业,依托重点乡镇打造产业核心片区,致力把产业做大做强,让一大批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千里房县,诗酒远方;小康房县,丰收在望!房县目前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劳动有收入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以黄酒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以中药材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三大百亿产业集群,处处呈现出产业蓬勃发展、群众增收致富、乡村美丽宜居的小康生活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