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襄樊资讯 >

让村民幸福生活

时间:2018-06-14 01:01 浏览:

  【消息】5月22日,南漳县首次在孝感市大悟县新城镇金岭村,组织开展“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培训活动。培训活动吸引了该县企业家协会27名企业家代表,共谱“三乡工程”大文章。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南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让村民在美丽乡村里幸福生活。

  产业振兴:建设特色现代农业

  6月6日,在南漳城关镇华羿香菇种植基地,大棚内工人们正对菌棒进行通风防高温。华羿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基地+农户”的模式累计生产香菇菌棒150万袋,生产鲜香菇1500吨,年创销售收入1350多万元,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要以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统筹谋划,推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让老百姓越过越富裕,让农村越来越美丽。”当日,市领导察看该基地时,对南漳乡村振兴提出了高定位的新要求。

  2018年,南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谋篇布局,把食用菌、茶叶、桑蚕等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与精准扶贫、“中国有机谷”建设、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

  该县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实施意见》等,对茶叶、“稻虾共作”、食用菌、桑蚕等增收致富产业进行了谋划,分产业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

  据了解,未来三年,南漳计划每年统筹资金5000万元以上,支持支柱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融合业态是南漳产业振兴的着力点之一。该县主推“1+8+N”农旅结合新模式,“1”,即中国有机谷南漳有机产业示范带;“8”,即重点打造水乡田园、稻香虾韵、有机小镇、水镜茶乡、菇香春秋、橘桑古村、金漳山水(漳河之源)、浪漫天池等8个组团;“N”,即分布在8个组团内的各个三产融合示范点。同时,该县在东巩、巡检、李庙等食用菌种植大镇,力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将农业产业与精准扶贫相融合。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和在建的“稻虾共作”基地1.15万亩;茶园改造21629亩,新建茶园已落实到村组的面积达5350亩;食用菌规模已发展到17221万袋;老桑园完成改造50%以上,发展新桑园4300亩。

  人才振兴:抓好人才挖掘培育

  以人才挖掘培育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大发展。

  2017年10月,南漳有机农业专题培训班在县委党校开班,对有机经营人才和有机专业技术人才实行专业化、精准化、市场化及差异化培训;

  今年2月,修订出台《南漳县有机产业发展奖补资金管理细则》,对农业有机种植、养殖等技能人才创业给予政策保障与资金扶持;

  今年3月,南漳县有机谷管委会、县农业局联合举办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培训班;

  ……

  近年来,南漳围绕打造“中国有机产业第一县”战略目标,大力挖掘培育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保障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

  南漳建立县“四大家”领导班子中党员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名单,其中,有12位农业产业专家、农业企业人才被纳入联系名单,通过定期走访慰问,积极服务专家人才工作。

  与此同时,南漳县委组织部整合多部门教育培训优势资源,实行产教学研合作,就地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力度,着力提升农村人才的农业生产、民间技艺及产业附加技能,增强致富、带富本领。

  该县积极引导“能人回乡”。2017年,南漳“百杰”青年人才尹恒,从老家恩施奔赴南漳山区扎根,加入大学生村官队伍。通过香菇种植,线上销售红心猕猴桃,尹恒所负责的村集体产业每年销售额已达40万元。

  围绕粮油、茶叶、菌耳、果蔬、畜禽等五大有机产业,该县还建立校企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平台,引导专家工作团队对有机企业开展精准对接、精准帮扶。“2017年,南漳致远农业有限公司成功获评湖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2018年,天池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竹林翠峰茶叶公司、东漳实业公司等3家农业企业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县委人才办负责人说。

  文化振兴:推进“文化小康”建设

  南漳经济开发区马家洲村将全村发展思路编成“顺口溜”,成立文艺队以说唱形式在各组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马家洲村以文化小康建设为契机,把群众文化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如今,马家洲村已成为经济腾飞、村安人和、文化富足的“明星村”。

  2017年,南漳“文化小康”建设成为“书记项目”,新的文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由此拉开了南漳文化小康建设的帷幕。

  如今,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县文化中心矗立于城北。该中心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场等诸多文化单位于一体,成为湖北省县级文化设施建设的典范。水镜公园高标准配建运动场、游乐园、观景区,成为南漳最大的文化娱乐休闲区。

  2017年,该县159个村先行推进“文化小康”建设,近8万名群众正享受着文化的滋养。今年,该县吹响了117个村文化小康建设的“进军号”,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快乐。

  文明乡风如春潮汹涌,席卷着该县283个村和40多个社区。在文化小康建设的浓厚氛围中,乡风成为南漳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以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振兴。南漳顺势而为,提出办好一个道德讲堂、建好一个志愿者服务站、成立一个乡风文明理事会、订立一份村规民约、建设一批公益广告阵地、设置一批善行义举榜、建设一批文化宣传墙、开展一系列创评活动等“八个一”的文明乡风标准。

  在广大农村,成立了“孝德理事会”,建立善行义举榜、孝德公示栏、文明宣传栏等600多处。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把获奖人员的感人事迹进行广泛宣传,让村民学有目标,做有榜样。

  50多万名农村群众感受到文明乡风带来的幸福感。

  生态振兴:开展“绿满南漳”行动

  一栋栋漂亮的民居整齐排列,统一规划的绿化带随处可见……踏入南漳县九集镇八泉村,顿时让人觉得清新爽朗。

  2017年以前,八泉村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让人不堪入目。2017年以来,该村以“绿满村庄”为抓手,以发展休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大力实施一湾一果特色村建设和村庄环境卫生治理工程,村庄环境大变样。

  目前,南漳283个行政村规划设置村级密闭式垃圾收集点890个,分批购买清运车辆221台、垃圾桶(池)5000个,配备保洁员1000多名。各镇(区)均组建有垃圾清运和清扫保洁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在城区、经济开发区、11个镇(区)新建了生活垃圾转运站27座。该县每天产生的353吨生活垃圾逐步进入华新水泥窑进行集中处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力促进了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

  吃水难是制约乡村发展的一大难题。2018年,南漳计划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5200万元,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84处,解决68个村、4.8万人饮水问题。预计到今年底,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1.3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80余处,确保全县“脱贫摘帽”和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

  打好精准灭荒战,大力开展“绿满南漳”行动,近三年累计造林21.39万亩;强力推进乡镇污水治理,该县新建18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厕所革命也正在抓紧实施中。一个个山清水秀、整洁亮丽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组织振兴:建强基层党支部

  薛坪镇张坪村第一次扶贫产业收益分红大会上,37位村民作为股东每人领到了2000元的分红。

  近年来,张坪村党支部依托合作社建设了7万袋规模的食用菌基地,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乡村振兴离不开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近年来,南漳坚持把建强基层党支部作为实现乡村组织振兴的重中之重,以深化“五强创示范”全面实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深入推进“五强”示范党组织创建,提出“利用3年时间,建成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县,不让一个党支部落后,不让一名党员掉队。”

  强激励,增动力。南漳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整合6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支持贫困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县财政每年配套财政资金100万元,县级党费每年列支3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过5万元,且增幅较大的前15个村进行奖励。

  组织活力就是发展活力。东巩镇在“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书记项目带动下,积极优化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打破城乡分割、地域分割、行业分割局面,探索建立“村+企业、村+合作社”等联合党组织26个,推动各种资源统筹,有效集聚发展合力。“党员创富带富”工程是巡检镇的“书记项目”。目前,该县共涌现出“党员创富带富标兵”2109名,创建茶叶种植、畜牧养殖等“党员创富带富示范基地”282个,共带领3000多名党员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肖堰、板桥、长坪等乡镇积极借鉴薛坪镇的“书记项目”经验做法,推行“一村一名优秀后备干部计划”。基层组织的筑牢建强,正成为引领南漳乡村振兴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