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宜昌资讯 >

2020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启动

时间:2020-04-22 17:17 浏览: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张元媛 4月22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在宜昌市实施第62次中华鲟放流,10000尾不同年龄梯队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这是历年放流子 二代中华鲟规模最大的一次。

中华鲟,地球上最为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约1.4亿年历史,有“长江活化石”、“水中大熊猫”之称。中华鲟物种保护历经30 余年,目前科研机构已掌握全人工繁殖、人工种群遗传谱系构建、早期性别鉴定、单雌核发育、种质资源保存等中华鲟物种保护核 心技术,建立了全周期的中华鲟保护体系。其中,人工增殖放流成为最稳定有效的重要措施。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华鲟研究所累 计放流多种规格中华鲟500多万尾。

每年秋季,科研人员挑选健康成熟的中华鲟亲鱼开展催产繁殖,并将中华鲟幼苗精心培育到合适的放流规格。

放流前一个月,研究人员会挑选健康、摄食良好的中华鲟幼鱼,转运到天然水源的流水环境,开始天然饵料投喂,以利于中华鲟回 归长江后能尽快适应自然环境。期间还要对放流的中华鲟进行种质鉴定、鱼病检疫、生物学体检测量等抽样检查,建立放流中华鲟 档案。放流当天通过水车或充氧包运送到放流点实施放流。

监测显示 ,7成多中华鲟入海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应用PIT芯片、体外T型和声呐标记等技术,对放归长江的中华鲟进行追踪监测,开展放流效果评估。

PIT芯片标记一般植入中华鲟的背部肌肉,是中华鲟永不丢失的身份证。体外T型标记一般挂在中华鲟的背鳍上,便于后期监测回捕 ,及时反馈渔民误捕信息。声呐标记一般植入中华鲟的腹腔,通过定时或实时发送的声呐信号,便于科研人员掌握中华鲟的洄游时 间、洄游距离等信息。

中华鲟研究所于2014—2019年连续开展中华鲟放流标记追踪工作,通过大量监测数据,对放流中华鲟在长江中下游的洄游规律及入 海率,以及在长江干流和支流上的活动规律及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估,为深入开展中华鲟物种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悉,去年监测入海b率达到73.3%。

水库群联合生态调度效果显现

监测显示四大家鱼繁殖规模增50倍

为消除或降低电站水库运行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三峡集团开展长江干流梯级水库群联合生态调度试验,通过调整水库调度等方 式,使其下泄流量、水温与上下游河段水生态和环境的需求在时空上实现“匹配”,通过对生态流量和水温的控制,促进鱼类增殖 ,改善水生态系统。

2011年开始,三峡工程连续9年开展生态调度试验,在确保洪水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营造人工洪峰,为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等长江四大家鱼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

2018年,三峡集团启动了三峡、向家坝和溪洛渡三个梯级枢纽的联合生态调度。通过科学计算、统一指挥、上下联动,调节梯级水 库出库流量,制造洪水过程,为鱼类繁殖创造适宜的水文、水力条件,促进川江河段和长江中下游河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

多年监测结果显示,长江四大家鱼产卵规模逐年显著增加,2019年调度期间四大家鱼繁殖规模约30亿粒,是2011年首次实施生态调 度四大家鱼繁殖规模的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