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昆明10月30日电 近日,2023年第10期《古脊椎动物学报》刊载了中美科学家联合发表的学术论文《云南晚中新世——巨型竹鼠》。研究表明,这一竹鼠生存的时代为620万—670万年,比之前发现的所有此类化石都要早。根据牙齿推断,体型比现生竹鼠大数倍,因此命名了一个新种——巨竹鼠种。
文章指出,云南昭通盆地水塘坝地点的褐煤沉积出产中新世末期脊椎动物化石。2014年,研究团队在水塘坝筛洗小哺乳动物样品时,获得了4颗竹鼠的牙齿。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种竹鼠个体极大,远大于水塘坝已知的竹鼠。科学家在水塘坝。吉学平供图这一成果的发表,揭示了水塘坝古生物化石的多样性,表明对昭通水塘坝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此前,水塘坝研究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以昭通或云南命名的新种,如昭通剑齿象、昭通麂、云南貘、昭通中华河狸等。本次项目中方负责人吉学平研究员表示,通过水塘坝动物群的深入研究,可以追踪云南现代生物多样性源头的一些重要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