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抗战在恩施】鄂西特委: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图)

时间:2016-01-13 08:29 浏览:

【抗战在恩施】中共鄂西特委:推动湘鄂川抗日救亡运动(图)

记者 谢顺 

    8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五峰山村红岩组的中共鄂西特委旧址踏访。旧址是“撮箕口”土木结构房屋,建筑面积230余平方米。

    恩施市文史专家贺孝贵介绍,1937年12月至1938年4月,中共地下党员彭饶梧松、崔林、沈德枢先后在来凤、巴东、恩施县活动。1938年4月,中共湖北省临时省委派雍文涛带领应城汤池合作训练班第三期学员38人来到恩施,开创农村合作事业。其中包括刘惠馨在内的11名中共党员,分散到各县开展活动。同年6月,中共施南特别支部成立,机关设在恩施城南正街(今解放路151号)。

    1938年10月25日,武汉被日军占领,湖北省政府和省属机关、学校、团体陆续迁到恩施,其中一批共产党员也随之来到恩施。党员数量增加,党的基层组织逐步健全,于同年11月撤销中共施南特支,建立中共恩施工委。1939年2月,建立巴归兴工委。1939年5月,撤销恩施工委,成立中共施鹤特委;6月,撤销施鹤特委,成立中共恩施中心县委和中共来凤中心县委。

    1939年9月,撤销恩施、来凤两个中心县委,成立中共施巴特委。施巴特委原设在官坡街五号民居,后迁五峰山红岩狮一农户家中。1940年6月,中共湘鄂西区党委机关迁恩施,区党委书记何功伟到恩施工作。不久,中共南方局决定撤销湘鄂西区党委,成立鄂西特委。8月2日,中共南方局书记钱英到恩施,8月16日在五峰山红岩狮施巴特委机关召开区党委扩大会议,宣布撤销湘鄂西区党委及所属施巴特委,成立中共鄂西特委,何功伟任书记,王栋任组织部长,马识途任宣传部长,何功楷任青年部长,刘惠馨任妇女部长,下辖巴归兴宜工委、来咸宜中心县委、建巴中心县委及恩施、建始、利川3个县委和湘鄂边部分党组织党员共1900多人,故中共鄂西特委又曾称中共湘鄂川特委,是省级党委机关,直属中共南方局领导。

    抗战期间,鄂西特委以恩施为中心,积极领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由于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全体党员的卓越工作,取得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抗日民主救亡运动的重大胜利,比如当时七区八县的农村合作办事处主任只有恩施县的不是共产党员,这引起国民党政权的恐慌而加大“限共”力度,致使恩施抗战曲折艰难。1941年1月20日,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与妇女部长刘惠馨被捕,其后数百名共产党员与进步人士被捕,鄂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在中共中央和南方局指示下,中共鄂西特委机关撤离恩施。特委机关旧址因年久失修,于1976年坍塌。

    恩施市文物事业局局长刘清华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鄂西特委旧址仍由农户居住,后年久失修被拆除做了菜地。2003年5月,中共恩施市委、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指示,决定修复鄂西特委旧址。由恩施市文化体育局、市文物管理所、市史志办等部门提供、审定历史资料,州城市规划管理局、恩施市建筑设计院完成规划设计,舞阳坝街道办事处投资100余万元具体组织施工。在复建过程中,省、州及恩施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对旧址修复给予指导并资助资金5万元,五峰山村村民义务投工5000余个,完成村委会至特委旧址的公路路基工程。马识途、许云等老同志为旧址题写匾文,并提供部分珍贵实物和文献资料。

    中共鄂西特委旧址在恩施州建州20周年之际竣工并向社会开放。2004年8月,恩施市人民政府将其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