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恩施州一季度企业用工观察

时间:2016-02-29 00:21 浏览:

记者 冉运芳 通讯员 马祯庆 陈康

生产力中最重要的是人。今年一季度,我州企业用工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和企业。

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一季度用工调查显示:从整体上看,我州“招工难”仍存在,所调查的205家企业基本上处于“缺工”状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低工资企业,农业开发、传统制造类和部分服务行业表现突出。

现状:一线普工缺工率达70%

本次全州调查用工企业205家,主要分布在农业开发、教育培训、服务、住宿、餐饮等16个行业。调查企业虽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短缺,但没有出现大面积、大范围缺工现象。

调查的205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19965人,截至3月底实有17310人,缺工2655人,其中普工岗位缺工1869人,缺工率70%;技术岗位缺工600人,缺工率23%;管理岗位缺工186人,缺工率7%。

记者了解到,缺工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和商贸企业,如制造业、建筑材料、住宿、餐饮、纺织服装等;绝大部分企业对普工的需求远大于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企业对技术人员要求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5月14日,在州城土桥坝锦联华,人事部工作人员陈女士说:“从数量上看,普通的导购员需要的最多,且流动性特别大;同时中层以上的行政、财务管理人员几乎找不到。”

恩施爱尔眼科医院,行政后勤主任张华东表示,公司急需眼科医生,待遇高却招不到有经验的人才,即使在校园招聘会上也找不到,只能从外地引进。

在创偲诺电气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龙再伟说,普工缺口较大、流动性较大,且很多人不愿意加班。

很多企业表示,普工如一线生产工人、操作工、营业员、收银员、服务人员等最缺;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超市楼层管理等中层管理岗位缺口较大,企业厂长、正副经理、老总助理、总会计师等高层管理岗位更是“一将难求”;技工、临床经验医师、工程师、造价预算等方面人才奇缺。

在薪资情况上,缺工数量最大的是一线普通工人和基层职位,月薪1500-2000元左右。调查的205家企业中,员工薪资待遇在1500元以下的缺工712人,1500-2000元缺工1847人,2000-3000元缺工1638人,3000元以上缺工783人。

同时,外出务工比重下降,州内企业吸纳本地员工的能力在增强;但外出务工人员总数仍约80万人。因待遇差距、就业稳定性等原因,多数人依然优先选择在发达地区。

反思:与期望不符成主因

论及原因,从企业方面看,薪酬较低难以留住员工。记者了解到,月薪在2000-3000元的用工企业,员工稳定性较强;月薪在2000元以下的用工企业,流动性很大,长期处于缺工状态。从年初举办的“春风行动”招聘会可以看出,工资福利低于2000元的企业很难招到务工人员。

龙再伟表示,工资低于2000元根本招不到人,但仅靠提高工资也不一定留得住人;人才要求高、信息不对称也是招不到人的原因;随着“60后”务工人员逐渐淡出就业市场,“80后”新生代务工人员不安心埋头于流水线上苦干,有技能的人才更愿意到发达地区务工。

据了解,管理不规范同样导致员工流失,少数招商引资企业由于建成时间短,精力主要集中在发展经营上,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完备的用工制度等,导致员工跳槽频繁。少数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生产销售量有限,不缴社保,甚至不签订合同。

锦联华陈女士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盲目求职;有的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一味求高收入;有的怕吃苦;还有少数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因家庭条件较好不上班,寻求体面的工作。

我州多数企业起步较晚,没有成熟的企业文化,缺乏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土壤”;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弱,单个企业固定用工超过200人的屈指可数。

部分企业地处郊区,生活环境、居住条件较差,加上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交通不便等原因,缺乏吸引工人的“硬件”,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照顾家庭的愿望难以满足,造成招聘难和员工流失。

从劳动者方面看,少数缺少基本技能,择业范围窄,大多只能从事工种单一、技术要求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种。目前,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岗位需要而缺工的企业82家。

在产业结构上,我州以农副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为主,需要大量用工的密集型制造企业少,很难满足求职人员的多样化需求;以“家族式”管理为主要管理形式,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和竞争机制。

从季节看,在加工行业尤为突出,旺季用工量急增,而淡季只保留少数管理、技术人员,导致一线普工淡季无固定生活来源,难以留人。

支招:转变思路留人心

针对上述情况,龙再伟建议,要创新服务手段,加强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是利用手机客户端这一大众载体,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抓好企业用工信息和人员求职信息的对接很重要。

其他业内人士支招:要大力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来抓,以“扶上马、送一程”作为扶持原则,把招商引资作为补充,在全州形成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大力扶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做好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有点技术、有点资金、有点营销渠道、有点办厂能力、有点家乡情结”的返乡人员作为创业扶持重点,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同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城融合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转变教育导向,坚持实用主义理念,围绕“六大产业链”、重点项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引导技工学校贴紧企业实际培训人才,确保学有所用。要引导高校毕业生立足实际,就近就地就业,树立与企业同步发展的就业理念和远景规划。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保障务工人员的权益;指导企业建立企业文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人才优先意识,搞好人才储备;引导企业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

针对部分素质不高、劳动技能低的情况,加强现有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重点针对培训资金监管死、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检查“学生化”等问题。

积极推进精准就业,从已有登记失业的人员看,就业困难人员是登记失业的主体,要像精准扶贫一样,坚持综合施策、分类安排,坚决消除“零就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