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村官的富村梦)“连心书记”郑从本

时间:2016-08-29 14:56 浏览:

(村官的富村梦)“连心书记”郑从本

 

记者 谢顺 通讯员 谭大伦 涂晓璇

 

 

郑从本(中)在南河村村民家座谈了解群众情况。

 

 

查看苦竹笼到村委会的道路建设情况。

 

 

厚厚的民情日记 。

 

   【人物档案】:郑从本,男,70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南河村副书记。1964年冬,郑从本作为知青下乡至芭蕉侗族乡南河村,扎根乡村教育五十年,是全乡熟悉而又亲切的“郑老师”。2014年,南河村支部换届选举,退休后的老郑以“村医村教”的身份被全票选举为副书记。

    有人说,退休了,就像西沉的太阳,没有多少光亮了;也有人说,退休了,该享享清福再不用劳累了,老郑却不这么认为。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有个南河村,南河村名不见经传,但有一位70岁的老人,名叫郑从本,退休后抛下优越的城市生活,毅然回到曾经任教过的芭蕉乡南河村,全身心投入到村集体事业,与全村群众打成一片,实心干事、竭诚服务、清廉奉献,不仅带领村民发展了经济、改善了生活环境,还为党和政府赢得了广泛的民心,被村民们亲切的称为“连心书记”。

退而不休挑大梁,老郑古稀当“官”

 

    “郑书记就像一头革命的‘老黄牛’,耕了这一亩,又耕那一亩,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闯。”老乡们爱把老郑比喻成“老黄牛”。

    郑从本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今年70岁。1964年冬,郑从本作为知青下乡至芭蕉侗族乡南河村,从南河村大鱼龙小学教师到芭蕉乡文化站站长,扎根农村五十年从未“挪窝”,是全村熟悉而又亲切的“郑老师”。在芭蕉4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老郑获得过省级优秀教师、州模范校长等荣誉,被时任省委书记俞正声亲切接见。后来,他又主动请缨到他知青下乡点南河村小学当了十年的校长,2006年,退休后的老郑本应回到恩施城区。

    然而,过“惯”了农村生活的老郑最终没有在城市呆“惯”。他说,是南河的老百姓养育了我,老百姓待我比自己亲人还亲,我应该为南河老百姓做点事,就这样,他义务反顾的带着家人返回到芭蕉居住。

    南河村距芭蕉集镇4公里,全村1210户共4580人。该村原本是一个贫困的山区村,山大人稀,发展缓慢。2006年初,郑从本将要办理离岗二线的手续,几十年的忙忙碌碌,也许可以享享清福了。这时南河村干部群众纷纷找上门来,希望他继续留在村里为村民挑起发家致富的担子。

    2014年,南河村支部换届选举,村里一位年轻的党员首次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从未当过“官”的老郑以“村医村教”的身份被全票选举为副书记。

    当时的南河村在第二批党的群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被确认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老伴儿劝他“这个烂摊子谁也收拾不了,弄不好就落一身不是,你退休又不缺那几个钱,可别犯傻”。

    从来没有犹豫过的老郑这次犹豫了。他说,不是因为儿女和老伴的埋怨,最担心的是怕七十岁的身板无法跟上村民的想法。村里干部确实青黄不接,年轻党员大多外出务工,村支部没有“主心骨”,总终,能为别人做更多事的“诱惑”还是战胜了“理智”,古稀之年的老郑当了“官”。

    郑从本认为“我虽然70岁了,但是还有很多事还没为村民做,时间就这样浪费掉,太可惜了。现在组织信任、群众需要时,就不能计较个人的得失,我必须祝他们一臂之力。”老郑退而不休,走马上任,挑起了治村的重担子。

动员集体修筑公路,做群众工作有“方法”

 

    “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上任以来,郑从本坚持把加快发展、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面对逐步增长的经济收益,南河村村民们喜不自胜。然而,南河村有12个村民小组,其中有3个组不通公路,给村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茶叶采摘后不能及时运出去,放在家里,一夜之间,新鲜的茶叶就全黄了,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015年1月,村委会组织村民修建大鱼龙组公路,因占地协调达不成统一,引发该组村民陈某某与邻居两家引发纠纷。村委会干部多次调解,双方均不服从调解,调解的担子落在了老郑身上。好在发生纠纷的两家都有老郑的学生。老郑上午去给其中一家上了一堂“团结与发展”的思想课,下午去另外一家把僵持的种种后果分析给人家听。后来又把双方召集在一起拉起“和气才能生财、团结才能进步、有舍才有得”的家常话。经过一个星期的悉心疏导,大伙都认同了老郑的说法,接受村委会调处的意见,齐心协力修通了公路。

    村里的书记和主任都是年轻人,看到老郑很“轻松”的解决了矛盾,主动向他讨教经验。老郑说,教书有“教法”,做群众工作肯定有“做法”。群众之间有矛盾,主要原因一般都是相互不了解,导致相互不理解,最后导致相互不谅解。村干部就是群众间的“情感黏合剂”,只要想办法达到这三个“相互”的统一,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如今,老郑的这三个“相互”成了村里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法宝。

    “以前我们村都是土路,道路坑坑洼洼,上街卖点东西全靠背、挑,要是下雨天更没法走,现在道路硬化了,心里亮堂多了。”路搞好了,老百姓心里踏实多了。

《民情日记》书写工作艰辛历程

 

    一顶旧草帽,一双解放鞋,一台照相机是郑从本多年来走乡串户的标志性装扮。在村民的印象中,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在村子里转。村里有多少人、多少地、多少羊、哪块地是谁家的、家家户户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是了然于心。

    在他的手里,村民随时可以看到一个小本子,村干部们称为《民情日记》。在他的日记里,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他在南河村任支部副书记的一点一滴。而在他的办公桌旁的白墙上也总贴着一张张黑白便签纸,也被村干部们称为“民生墙”,墙上记录了他多年来走访村民倾听群众心声时梳理出来的问题。

    郑从本心里装着的是百姓,总是在想着老张家的羊是不是下崽了、老李家的女儿上学生活费凑够了没有、村民吃水正常不正常、河道里的淤泥是不是该挖了等等,每天下来,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总是会厚厚的翻过去好几页。

    郑从本说:“这个小本子和贴在墙上的便签纸能鞭策我逐一将这些问题‘处理’掉。虽每天又忙又累,但只要看到村民露出满意笑容,我觉得一切都值了。等哪天不需要这小本子了,这面‘民生墙’变成‘光墙’了,就说明我的工作做到位了”

    在南河村,不论男女老少,和郑从本在一起,大家总是觉得他有用不完的精力和无限的热情,一位村民说“郑老师每天都这么开心这么有劲,让我们这群年轻人都自愧不如,现在在郑老师的带动下,我们年轻人都会以他为榜样,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开展文化活动,舞出“和谐乡村”

 

    熟悉老郑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自编的格言:人生不老有三诀,助人为乐事、朋友交少年、文艺让人新。老郑虽然年逾古稀,文艺仍然是他最大的爱好。在村里工作后,他特别担忧村里人的思想比城里人还复杂。他说,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用文化活动团结村民们。

    村民高某某家住在村委会旁,但因与村里有矛盾,看见村干部形同路人。老郑看在眼里,几经周折请来了当年一同下乡的老知青到村里教村民们跳广场舞。老郑瞄准机会专门把学习地点安排在高某某家,并要求所有村干部每天必须带头学习跳广场舞。一来二去,高某某终于与村干部之间解除了误会,不仅成了文艺骨干,还和干部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村里的年轻人唐家坤在广东务工自费买回了舞狮的“狮皮”想组织舞狮队,但苦于没有师傅引路。老郑花功夫终于从临近的灯笼坝村请来老师傅教他们,并从自己退休费里拿出两千余元买回“龙皮”和乐器鼓励他们舞起龙灯,打起莲香。2015年春节,村民们自发组织队伍到乡福利院给孤寡老人们拜年,唱起老郑为他们专门编写的“三句半”,还办起屋场元宵晚会自娱自乐。

    2014年12月,郑从本号召村民“钱袋子鼓了,脑瓜子不能瘪。”他提议要在村里搞一个龙灯狮子闹新春,村民们为此激动了好多天。经过筹划,敲锣打鼓舞龙灯如期进行,附近村、镇的群众也跑来了,就像赶集一样热闹。郑从本说:“这个我们每年都会保持,我希望今后这种浓厚的文化气息一直要延续下去,从我们这一代一直到子子孙孙。”

   如今,对于南河村的村民们来说,舞龙灯可是件“要紧事”,家家户户都准备了鞭炮,点上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当龙灯经过家门口时,吃饭的会放下筷子、看节目的会关掉电视……走出家门来点燃爆竹,俗称“接龙”。小孩子们跟着龙灯一路闹、一路跑,到哪里,就把欢歌笑语留在了哪里。

   一位看龙灯的刘大爷高兴地说:“我们村大变了样,环境变美了,社会风气也变好了,我们跟城里人一样,享受着幸福生活。”

    老郑说,通过开展丰富的文艺活动,让村民们更加团结了,村里的向心力更强了,群众闹矛盾的少了,打麻将和其它迷信活动少了。

当村“官”交心最重要

 

    组织龙灯狮子队、举办元宵晚会、修建公路,哪一个都不容易,可郑从本却乐此不疲,他同时还兼任村里的调解员。每当遇到生活难题、家庭纠纷,村民总是第一个想到找郑书记帮助解决问题,面对村民之间的困难和纠纷,郑从本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有理有序地给群众提建议、想办法,帮助化解问题和矛盾,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郑从本当教师时把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作为工作的重头戏,记忆中一次暴雨天送学生回家并家访时遭遇雷电和洪水差点“送”了他的命。然而,当村官却更加艰难。

    2015年春节前,郑从本得知南河村大河堰组农户刘仁俊多年来一直未用电,他亲自到该农户家了解情况,并向周围农户询问一直未用电的原因。原来刘仁俊一家和周围农户关系不和,当初农网改造的时候,不愿意出工出力,导致至今任处于点蜡烛、煤油灯照明。为了帮助刘仁俊改善生活用电难题,郑从本在该小组召开屋场会,给其他农户做工作,结果遭到了大家的不理解。

    万事开头难,郑从本把一个个问题记在了小本子上,开始挨家挨户的说好话、做工作,一次不行跑两次,两次不行跑三次。“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谅解”,最终郑从本的努力感动了大家。在2015年春节,刘仁俊在大家的帮助下用上电,他的思想也改变了,和邻里关系也和谐了,大家都对郑从本身怀感激。

    老郑进村窜寨,调查民情,化解矛盾纠纷多起。一位年过5旬的老人动情地说:“过去我们村有些纠纷,村里面处理不下来,郑从本主动帮我们办事情,处理问题,真好!”

   在与村民们的交道中,老郑感慨说,教了几十年书,当村“官”还是比当教师难,但最关键的是要与群众交心。

推动发展,像“炭块”照亮乡村

 

    “虽然老百姓信任我,喜欢我,这都不是目的。”老郑说。我要尽力为村民们做一些事,让全村赶上整个芭蕉乡的发展步伐才行。

    岩头坪是大鱼龙组比较偏僻的一个自然村,这些年村民们纷纷搬离那里到别处安家或外出务工,原本几十人居住的地方只有几位老人坚守。望着几百亩几乎荒芜的土地,老郑和村民们商量起了对策,准备无偿招商来开发,前提是要修好这里的公路。

    “别村的茶摘几道哒,我们的才发芽芽儿,如果还是各搞各的,没个统一,我们的茶就永远走不出这山沟沟。”老郑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老郑积极奔波组织,由村委会牵头,村民自愿参加,组建、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抱团管理,一起找销售渠道。

    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长年失修,干部在村里呆不住,群众办事不方便。老郑和村里同志们想办法维修了中心,改建了办事大厅,还扩建了村文化广场,新修了村卫生室,村民们终于看到了这个曾经的软弱涣散村的生机。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村支部书记朱锦山感慨地说,没有郑老师的帮助,南河村就没有全新的今天。

    郑从本经常说:“我是一条‘鱼’,‘鱼’一定要寻找有‘水’的地方。我回到南河,一是我对这里的群众有感情,二是我觉得还能够为村民们做一些事。虽然老伴是几十年的老病号,儿女们也时常埋怨我是一个‘工作狂’,财政给我的村官补助我也全部用于了村民,但我始终无悔我的选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郑从本坚守岗位,乐于奉献,犹如红红火火的炭块,照亮了乡村人民,温暖了村民们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