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精准扶贫)寻访高山脱贫之路

时间:2017-04-03 09:33 浏览:

(精准扶贫)寻访高山脱贫之路
——恩施市新塘乡精准扶贫工作小记
记者 张艺馨  葛大中 通讯员 廖康庄

  精准扶贫,决战决胜,不让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人口掉队。

  作为一个拥有二高山、高山独特地理位置的恩施市新塘乡如何抓精准扶工作?

  “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延伸产业链条,让贫困户融入其中,突出党员、大户、能人以及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发挥专业合作。”恩施市委书记向前进,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苏勇在新塘调研时提出要求。

  为此,新塘顺势而为,围绕产业发展,精准发力,一条高山脱贫之路正在成形中。

顺势而为谋发展

  从州城出发,驱车沿着盘山公路行进2小时,来到位于新塘乡的华中药用植物园。

  作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收集品种最齐全的药用植物园,现存药用植物1400多种,其中包括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35种。

  这里,承担了“鄂西南山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与利用”等一批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如今,它更是一片游客追逐的热土。

  初秋时节,这里已有丝丝凉意,然而游客热情不减。

  “这里太美了,下次早点来,一定特别凉爽。”9月19日,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一拨来自北京的游客伫立在植物园药王庙,在云雾之间徘徊、意犹未尽。

  新塘乡境内山势奇骏,海拔高度差比较大,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

  和植物园一样,被外界熟知“壁挂”公路,是新塘乡双木公路(双河至木栗园),全长约20公里的乡村公路,该公路经过名为扯根坡的大悬崖,长约4.4公里,非常险峻,犹如挂在悬崖上,成为一条让人赏心悦目的“景观路”。

  山脚下,一所设施较为完备农村小学引人注目。

  “电脑、打复印机……这里大多数设备都是外地游客捐赠的。”木栗园小学一位女教师说,这其中功劳最大的便是“壁挂”公路。

  游客如潮,河溪村和木栗园村今年已迎来3000多名游客,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全乡13家农家乐半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旅游产值达200余万元。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新塘乡因村施策,顺势而为。“正着手筹备修建停车场和观景台,加强沿途环境保护。”乡长叶辉表示,将完善基础设施,引导农户参与旅游服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产业铺就脱贫路

  如果说,新塘旅游资源富集是优势。

  那么,新塘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是富硒。

  硒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已经得到世界公认,她具有“护心脑、抗癌变、恢复胰岛功能和增强免疫力”等八大生理功能,被称为“生命的火种”、“心脏的守护神”。

  新塘乡双河渔塘坝硒矿区是湖北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于1993年3月至1994年5月期间勘查的一个规模可观的独立硒矿床,填补了全世界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 

  渔塘坝岩石中硒的含量最高达6300mg/kg,是世界已发现最高含硒岩石的11倍,改写了“硒不能形成独立工业矿床”的学术界论断,渔塘坝的硒矿成为迄今为止“世界罕见的唯一独立工业硒矿床”所在地。

  新塘,正是富硒的标签。

  注重“短、中、长”结合,该乡打富硒牌、有机牌、培育专业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市场主体,扶持村级合作社和能人大户,不断壮大他们的实力,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一叶飘香、百花竞放。今年上半年,全乡管护茶园面积4500亩,产茶18吨,产值达156万元;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1.44万亩,产量1.7万吨,实现经济效益1350万元;生猪存栏4.2万头,出栏2.7万头,实现产值5000万元。

  与此同时,中药材、干果、漆树等种植业蓬勃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持续增收的动力。

精准发力促增收

  一届接着一届干,高山旅游资源和硒资源引领着新塘的发展。

  如何走出“经济不生态、生态不经济”的发展怪圈,如何让“绿叶子”变成“红票子”,成为当地党委政府一班人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按照全市“789”时间节点和“622”进度安排,新塘乡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精准扶贫。

  规划在前,该乡完善乡域规划和新塘、双河集镇总体规划修编;新塘和双河客运站、河道治理、集镇亮化绿化、双河老街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二字,该乡采取户申请、组互评、村审核、乡复核的程序,精准识别一般贫困户、比较贫困户和绝对贫困户共计3950户13226人,织就扶贫信息网络。

  按照农户自愿、政府引导、社会帮扶的原则,由乡村两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精准扶贫,引进外资、企业、能人带动,营造社会大扶贫格局。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行规模化经营、集团式销售,一批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龚家坪村谭家国是天生桥富硒葡萄园园主,他利用多年积蓄成立恩施市学文农业科技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个人捐资80万元整修组级公路,投资140万元带领乡亲们发展500多亩生态葡萄园,常年聘请10多名贫困村民在葡萄园务工。

  凝智聚力、精准发力,该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9个重点贫困村委派“第一书记”。

  “看人看房拉家常,育人育业兴家园。”乡直单位及党员干部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实现全覆盖,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

  今年教师节之际,该乡成立教育帮扶基金会,乡政府划拨15万元注入,收到爱心企业、社会贤达共同筹资30余万元,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起点”,用知识改变命运。

上一篇:向前进苏勇看望慰问抗战老兵(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