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十堰资讯 >

脱贫故事 | 青龙泉社区:李老汉的幸福生活

时间:2020-07-10 04:14 浏览:

郧阳网讯 李老汉是白桑关镇人,他初中文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前些年,笔者在老家见到李老汉,那时他年龄本不大,可头上青丝多白发,问他为啥?他叹息着说:“我住在这穷山沟里苦愁,焦虑的。”

李老汉与笔者是一个村的 。他住在距笔者隔一座山的小沟里,三四户人家,地处偏僻,以往大集体干活,他们出沟来干活,常常天不亮就动身,晚上回去月亮当空照,可谓两头不见天。中午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他们还没跑回去,是吃的苦头多,误的活多,扣的工分多。为此,他们也想搬出来住。但骨子里认为地是“命根子” ,沟里地虽少,但也不能丢,也不能荒,必须有人住,他们不能搬走。

沟外住的人交通便利、条件好,买化肥、种子进得来,卖粮食、卖猪运得出,好经营、能赚钱,不断都脱了贫,致了富,家家拆旧房,盖新房,面貌大变样。

而李老汉他们沟里人,路不通,车子进不去,要买的生产资料进不去,要卖的农产品卖不了,就连脱粒庄稼所用的电动机、脱粒机,人少抬不动,还要掏钱请工帮忙抬,豆腐盘成肉价钱,收成没有支出多。那年头,村组里组织架设自来水,沟外人都吃上了。可沟里远、费工时、投入大,架不去,吃不成,沟里人只得望水唉叹。

眼看着沟外人的生活越过越好,李老汉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家的二儿子眼看都要30岁了,连个女朋友也没有,大儿子的媳妇也嫌他们沟里穷,道路差,甚至连过年都不回来一趟。李老汉想朝沟外搬,可找不下盖房子的宅基地。老俩口一日三顿食不下,一夜到亮睡不着,难怪他青发早变白。

前几天,笔者在青龙泉社区看到李老汉,比以往判若两样,笔者笑着说:“你这老了老了,咋还变年轻了。”他笑着说:“党和国家政策好,我们来这住,样样都方便,乐的。”

党的政策沐春风,扶贫路上不落人。去年麦浪金黄的时候,李老汉和村上38户扶贫搬迁户陆续搬到了青龙泉社区的新楼房里,李老汉家4口人,是100平米(人平25平米) 一楼三室一厅。

搬家那天,李老汉老俩口,一会儿看看前后窗明洁净的双阳台,一会儿看看敞亮的三卧室,一会儿摸摸厨房里白亮亮的灶台、案板和碗柜,又摸摸灶台上面安的大换器扇,李老汉疑惑地问:“这没得柴,咋烧火做饭呀?”儿子说:爹,您真是没见过大世面,这不是燃气灶吗。”说着,顺手拧开燃气闸伐,便冒出了蓝蓝的火苗儿,说:“爹,您来看,我教给您,就是这样用的。”李老汉又连喊:“老伴,老伴,你快来,快来看,这什么气能做饭,就是这么用的。”儿子补充说:“天燃气,天燃气。”老汉便嗷着说:“对,对,天燃气,天燃气。”手即慢慢地试着拧,让老伴看,让老伴学。李老汉又走进卫生间,看后说:“这厕所真干净呀,比我们老家的厨房还干净敞亮的多呀。”说罢,顺手按下水箱按钮,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李老汉笑得眼眯成子一条线。

提及搬到这儿住,李老汉赞不绝口。他说:“我们住青龙泉社区,政府怕我们不熟悉,不习惯、办事难,还从每个乡镇政府派来一名干部,专用搞服务,想的真是周到。每个巷都是宽敞、洁净的水泥路,天晴身不落灰,下雨脚不粘泥;每条路都安有路灯,夜晚到处都是亮堂堂的;栋栋楼房外有花坛、花池,四季花开,看着真美观;社区有卫生院、福利院、学校,还有农贸市场、经贸市场、公厕,啥子都方便。据说还要建老年活动中心、少年文化宫,住上这么好的点,我是老有后福啊。”道不完的幸福感。

如今,天鸿客运公司还专开了到青龙泉社区的7路公交车,更加方便社区居民的出行及办事。李老汉现在住的条件好啦,交通便利了,他的大儿子和媳妇也时常回来看他们。

问及他家来这儿的收入情况,李老汉说:“这里有成大片的香菇产业基地、还有棉伙棉伴袜业车间,只要人勤快,都好挣钱。”他说他有时在社区找活干,现在十堰一个亲戚的厂里干,每个月三千多元。老伴在社区干活,有车接送,中午还管饭,一天至少百十元。二儿子在袜业车间当技术工,除了工资,厂里还给交 ‘三金’ ,还谈了个大学生女朋友。他说,现在是“住的美,心安定,又挣钱,”一家人走上了奔小康的幸福生活。(雷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