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十堰资讯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兵营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奋力擦亮“致富底色”

时间:2020-10-20 03:38 浏览: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兵营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奋力擦亮“致富底色”

“遍山荒地变茶园,桃李果木家门前;种养产业家家有,特色产业促发展;龙头企业引进门,支部服务挺在前;单打独斗不复返,抱团取暖把钱赚。”这56字的打油诗,字字道出兵营镇产业发展的变化。

兵营镇位于竹溪县东部边缘,地处“两竹”(竹溪、竹山)交界处,距县城53公里,版图面积169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和1个林特场,总人口4328户1455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870户8971人。近年来,兵营镇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兴镇”的目标,整合优势资源,改变以往零散种植、分散养殖的产业运作模式,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抱团发展,变零打碎敲为集体运作、变分散种养为集中管理、变单打独斗为统一经营,实现了基层党建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支部建强与村民增收同步提升。

抓调研,聚共识,谋思路,党委主导破僵局

兵营镇是典型的山区贫困乡镇,土地贫瘠,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产业发展一度陷于绝境。近年来,该镇党委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地的产业致富之路。在摸清摸准全镇存在的“产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扶贫带动性差”等实际问题后,镇党委通过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市场主体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兵营本地产业大户发展意见,探讨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广调研、深座谈、细研判后,兵营镇逐步清晰以内部挖潜为主,新老结合;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强化龙头带动为今后发展方向,逐步确立“三主四辅五特”产业发展之路,即以茶叶、食用菌、生态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为主导,以生态养殖、中药材、林果、生漆为辅导,以西瓜、菊花、魔芋、蔬菜、胭脂米为特色,长短结合、建管并重。

经过三年的努力,全镇产业扶贫“3353”的规划蓝图基本形成。长抓茶叶、林果、生漆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即建设茶叶、林果、生漆基地各1万亩,夯实生态文化旅游带、田园综合体旅游带、库区观光旅游带三大旅游经济带基础,短抓食用菌、魔芋、中药材、蔬菜、养殖五大产业,发展食菌500万棒,魔芋400亩,种植药材1000亩,种植露天有机蔬菜1000亩,养殖牛羊1万头只,特色抓菊花、西瓜、胭脂米三大产业,分别建设菊花1000亩、药材1000亩,西瓜、胭脂米基地各500亩。

抓落实,夯基础,聚人才,支部搭台唱大戏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镇党委坚持把发挥支部引领作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对全镇产业发展,坚持分产业规划、分区域布局、分类型指导、村支部服务的原则,逐点逐项抓牢抓实,逐村逐片做好服务。结合四条沟茶叶连片、赵家河果木繁多等特点,明确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产业规划布局:把四条沟等2个村定位为茶叶专业村,明家梁等2个村定位为茶旅融合专业村,赵家河等2个村定位为林果专业村,麻湾等5个村定位为农旅融合专业村,顺风雨等5个村定位为农产品综合开发专业村。为了让村级产业扶贫规划落地生根,探索实行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每村安排一名懂产业、善谋划、肯实干的乡镇干部担任村级产业扶贫指导员,协助各支部围绕既定目标,逐项产业抓落实。各支部本着“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就业岗位”原则,逐户逐人落实产业发展计划。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镇规划的产业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先后建成茶叶基地1万亩、林果基地1万亩、农特产品基地16150亩,以明家梁为中心的古代军事文化旅游片区、以麻湾为中心的田园综合体生态农业旅游片区、以小泉河为中心的库区观光旅游片区三大旅游片区建设初具规模,产业扶贫基础得到全面夯实。为全面提升产业扶贫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实现抱团发展、融合发展目标,各支部通过内引外联广泛招商引资、聚贤纳仕,为产业扶贫“筑巢引凤”,先后吸纳杨碧峰等7名外籍老板来镇投资兴业,成功引回童明俊等12名青年回乡创业,87名当地经济能人投入到产业扶贫工作中来。

同时,各支部大力实施“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发展和扶持市场主体。三年时间,各村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目标。全镇先后发展专业合作社39家,建设扶贫车间25个,其中,茶叶专业合作社8家,食用菌种植合作社5家,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18家,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80%以上的贫困户与与合作社建立了长期的利益联结关系,合作社与贫困户构成了利益共同体。

抓典型,树榜样,增信心,党员带头兴产业

支部是堡垒,党员是旗帜。基地车间建起来了,市场主体也引进来了,但是,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却不高。为破除老百姓不敢、不想、不信的思想禁锢,通过从党员贫困户入手,以示范带动为突破口,围绕“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这一主题,结合“十星级党组织”和“十星级党员”创建,在全镇各支部和全体党员中广泛开展“三亮三比三争”活动,即:亮身份,比干劲,争当产业扶贫先锋;亮产业、比技术、争当致富能手;亮承诺,比成效,争当带富标兵。通过支部互相比、党员互相学,一批有想法、有干劲的农村先进党员典型逐渐涌现:顺风雨村王德成等156名党员先后先后带头领办了近8000亩的产业基地,登高村王伟等6名党员创办了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8个行政村,带动近500户贫困户在产业扶贫中增收致富。为进一步扩大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效应,探索采取“大张旗鼓表扬+先进示范吸纳”的方式不断提振示范党员产业发展的信心。对“双带”标兵,镇党委在每年年初的经济工作会上全镇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对“双带”标兵中德才兼备的党员,积极吸纳充实到村“两委”干部中,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先进模范作用。

如今,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已成为全体党员的共同价值取向,全镇青年党员基本实现户户有产业、年年能增收,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已由三年前的15名增加到115名,党员带头兴产业已经成为兵营镇产业扶贫的中流砥柱。

抓引导,强服务,重覆盖,全民创业振乡村

群雁高飞头雁领,一花引来百花开。在党委主导定思路、支部搭台做服务、党员示范做表率的带动下,一批贫困户紧跟党委引领,埋头苦干兴实业,逐渐尝到了发展农业产业的甜头。为了更加广泛地组织贫困户发展产业,兵营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采取“结对帮扶+政策激励”办法助推全镇产业做大做强。一是抓实结对帮扶,采取一名领导领办一个产业、对口帮扶几个市场主体的办法,研究解决现有产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当好市场主体的参谋,全程搞好产供销方面的服务。同时,把产业建设作为驻村帮扶的硬任务,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组织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产业对接。二是抓实政策激励,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产业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充分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产业奖补办法,鼓励支持更多能人大户把产业做大做强,引导更多的市场主体和更多的贫困户参入产业建设中来。三是抓实政策兑现,镇党委政府坚实“年初说的话,年终不变卦”,每年年底对贫困户和市场主体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验收,依据文件及时兑现奖补资金,让贫困户和市场主体吃上“定心丸”,坚定产业发展的信心。

与此同时,各村通过建设光伏发电、发展特色产业、土(林)地流转、盘活村级资产等措施,多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镇1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