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十堰资讯 >

乡村振兴故事| 郧西县槐树林特场药树坪村:生态活水好养鱼

时间:2021-11-04 02:58 浏览:

讯(十堰日报)记者 纪枫波 特约记者 叶相成

“上层水域中,黄色的鱼是金鳟鱼;下层水域中,黑色的鱼是中华鲟。”日前,在郧西县槐树林特场药树坪村5组,郧西县响水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员黄师傅撒下一把鱼饲料,一群金鳟鱼纷纷抢食,而沉入水底的“漏网之食”,则被中华鲟抢食一空。

该合作社负责人黄礼靖介绍,通过立体化养殖冷水鱼,每次喂鱼,水面与水底的饲料都被吃干净,不仅能保持养殖池水质稳定,还能有效利用养殖空间,提升养殖效益。

记者了解到,药树坪村5组有一股清洌的山泉水顺山而下,水温常年保持在11℃至13℃,非常适合冷水鱼生长。

2012年,借助良好的冷水资源,郧西县在药树坪村5组一山沟处建成响水沟水产养殖合作社,开始试养金鳟鱼、虹鳟鱼并获得成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个新问题,投喂鱼饲料的量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水质污染。2018年,该合作社又增养一批中华鲟,通过立体化养殖,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目前,该合作社已累计建成大小养殖池20多个,养殖各种冷水鱼约90000尾。其中,金鳟鱼约30000尾,虹鳟鱼约10000尾,中华鲟约50000尾。

“这两个池子分别养殖的是小鱼、中鱼。”黄礼靖介绍,冷水鱼是肉食性鱼类。如果小鱼进入大鱼池子,立即就会被大鱼吃掉,所以必须根据鱼的大小分池养殖。

记者现场看到,该养殖基地依山就势分梯级而建,四周修有水渠,山泉水顺山而下。每个养殖池均有一股活水不断灌入,不用电力为鱼提供氧气,大大节省了能源。

在养殖基地大门口,该基地还专门建设了一个生态池,上面种植有菖蒲等水生植物,下面则是2米深的滤沙池,养殖废水经层层过滤后流出。

黄礼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只养金鳟鱼、虹鳟鱼,每年毛收入约60多万元;现在通过立体化养殖,在养殖池底层增养冷水鱼中华鲟,每年毛收入有80多万元,比过去增加约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