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襄樊新闻 >

创新发展 襄阳跑出加速度

时间:2017-06-18 10:00 浏览:

  【消息】科技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自主创新则是引擎。

  1800多年前,诸葛亮隐居隆中,造出了木牛流马。如今,在襄阳的城市血脉中,革故鼎新的创新活力奔涌不息。

  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的汽车前轴产能全国第一,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的座椅调角器产能全国第一,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车用粘胶产量全国第一……如今的“襄阳智造”叫响全国,蜚声海外。

  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推进创业孵化……开放包容的襄阳,正通过创新,让“襄阳智造”更加光彩夺目。

    搭建创新平台:

  巧借“外力”,加快要素聚集

  今年2月,襄阳三沃航天薄膜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沃薄膜公司)收到一笔来自美国的订单。根据要求,需要将无机环保无卤的阻燃剂做成面粉那样的细度,否则产品就不合格。“我们本身没有这块研发能力。”三沃薄膜公司总经理助理姚小龙说,过去接到这样的订单只能忍痛割爱。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一大批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的平台向社会开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研究所的化学材料研发平台,彻底解决了三沃薄膜公司遇到的困难。“依托这个平台,我们两个月实现投产。”姚小龙说,产品投入市场后供不应求,除了完成美国5吨的订单,还收到了广东、浙江等地的订单。

  开放研发平台,实现互利共赢,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了实惠,而研发方向和经验的提升,又让航天四十二所这样的企业市场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一季度就有49个客户将研发项目委托给我们,现在每周都有10个项目在同步推进。”航天四十二所原材料合成研究室高级工程师叶丹阳说,研发平台对外开放后,一个季度的工作量超过全年。目前,航天四十二所还与多家国外公司进行合作,搭建更多创新平台。

  加强研发,把自主创新作为提升竞争力的秘诀,这样的创新企业群正在襄阳涌现。

  未来科技(襄阳)有限公司将目光锁定3D技术的应用,在襄阳设立生产研发总部,把小市场做成了大产业。5月底,一笔1.2亿元的订单就将走出国门,走向印度。

  一款钒电池储能系统技术拥有专利16项,最长使用时间已经超过6年。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把钒电池储能系统技术水平已经做到了全国前三。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襄阳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达346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4%,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搭建平台,合作共赢。襄阳通过科技平台建设,形成强劲“科技磁场效应”。

  11个专家团队入驻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区;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3个工作站落户“海智计划”襄阳工作基地。

  襄阳科技城自去年开园运营以来,共引进创新创业项目、科研平台机构34个,人才团队30个,高端人才128人,并吸引117个高端项目入驻。

  7个国家级和4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以及80%以上企业自主建立的研发中心,构成了我市科技创新强大的研发平台。

  2016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制造业总产值3801.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9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3.5%和14.3%。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提升“内力”,聚合创新资源

  石头,融成水,拉成丝,能干什么?

  能耐1000℃高温,制作成消防服,穿上它能自如出入火海;只有头发丝三分之一的大小,却能承受200吨重量,用它代替钢筋,吊斜拉桥,200年不用维修。

  湖北汇尔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上了玄武岩纤维这根特殊的“石头丝”,却因缺乏技术举步不前。

  关键时刻,襄阳为企业搭建平台,中国工程院刘嘉麒院士带着技术牵手汇尔杰公司,使公司实现了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两条腿走路”。

  开展院地合作、产学研项目对接、院士(专家)襄阳行、成果转化基地与研发平台共建……襄阳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

  全市7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

  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等高校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组建中科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襄阳中心”、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襄阳工作站等重要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了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襄阳分中心。

  2013年,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落成,为我市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襄阳九鼎昊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湿式电除尘设备需要提档升级,但控制器无法兼容。华科工研院派出2个团队入企调研,设计多套改造方案,帮助企业攻破了技术难题。新设计的控制器使产品成本降低30%,效率提高50%,投用后每年可为企业增加产值5000万元以上。

  3年来,华科工研院服务了几十家襄阳企业,不仅与中航精机、飞龙摩擦等一批骨干企业成立联合研发中心,还与骆驼集团、雪美实业等10多家企业签订1000多台(套)数控一代装备升级工程应用合作协议,目前已实施400多台(套)。“解决当前我市一批企业在‘智造’上创新动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不足问题,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成本。”市装备制造产业办公室主任彭涛表示,该平台为我市积极对接省内外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创造了条件,引导更多的科研成果和项目落户襄阳。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形成“合力”,助力成果转化

  通过互联网,就能为水泥、化工、冶金、纺织等在内的10多个行业的100多家企业提供节能服务。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WOES智能优化节能系统”受到市场欢迎。

  “这个系统跨行业、跨学科、跨专业,既要解决理论问题,还要考虑工艺问题,而且要实现技术应用。”万洲电气董事长赵世运表示,项目立项时困难重重,单凭企业很难解决全部问题。

  院士专家工作站得知消息后,介入项目的研发、调试、验证,最终排除了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障碍,促使项目落地。

  和万洲电气一样,我市80%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以上,科技对经济贡献率达到67.9%,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

  全市建成3个国家级、9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7个省级众创空间,在孵企业685家。

  2015年4月16日,我市首个“创客空间”——维胜机器人创新工厂揭牌,当年产值就超过1000万元。

  目前,该公司博士研发团队2支,结构工程师4名,系统研发人员5人。东风汽车、东风车桥等大公司仍是它的客户。

  据了解,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8.2%来自高新技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是2011年的2.4倍,占到了GDP的比重达到25.02%,创新型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发展提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资源将眼光投向襄阳。

  5月11日,中国技术交易所襄阳工作中心在我市正式落地。该中心将在中国高端技术交易中心市场与襄阳本地产业发展、企业技术服务需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襄阳的创新创业和本地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鲜血液。

  “我们会积极走访企业,邀请专家来进行座谈、交流。”中国技术交易所总裁郭书贵表示,真正了解了企业的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更好地让科技资源与成果转化进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