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襄樊新闻 >

打造立体交通新枢纽

时间:2017-07-20 01:06 浏览:

  【消息】襄阳因区位而兴,因交通而盛,自古就是兵家、商家必争之地。

  进入新时期,襄阳围绕提升现代化“七省通衢”枢纽功能,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近两年,谷竹、保宜、麻竹高速等327公里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目前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99公里,并与国家高速公路网互联互通,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小河港区一期工程和雅口航运枢纽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开工建设;“十三五”期间,郑万高铁、汉十高铁和蒙华铁路襄阳段将建成运营,襄荆宜高铁也将开工建设……

  汉江奔流,不舍昼夜,通江达海,走向深蓝。打造立体交通,构筑现代枢纽,一个坚持对外开放、激情拥抱世界的新襄阳正强势崛起。

  织密路网撑起外联内畅“硬骨架”

  6月2日,在保神高速二标段中铁建大桥局项目部一号拌合站,现场的挖掘机、搅拌机、工程车奏响了一曲曲欢快的“施工交响乐”。

  按照“织密成网、互联互通、提质提速、提升功能”的思路,襄阳加快建设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撑起外联内畅“硬骨架”。

  目前,襄阳初步构建了以福银、二广、麻竹、谷宜高速为骨架的“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实现了所有县(市)通高速公路的目标。今年,襄阳将重点建成老谷高速,续建襄阳绕城高速南段、枣潜高速襄阳南段、保神高速襄阳段,开工建设枣潜高速襄阳北段,加快推进襄阳至南漳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水波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全面建成“三纵两横两支一环”高速公路网,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833公里,实现所有县(市)通2条以上高速公路,3万以上人口的城镇高速公路全覆盖。

  “这几年时兴自驾游,一到周六、周日,各地的‘驴友’相约来七里山森林公园爬山。将来这里路建好了,游客肯定会更多。”前不久,得知隆中至七里山要通旅游公路,南漳县九集镇沈家湾村党支部书记王安良乐开了花。

  隆中风景区与七里山森林公园相距仅30公里,由于没有公路直接相连,制约了旅游业发展。近日,隆中至七里山旅游公路项目开工。该项目全长32.087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建成后将实现两个景区的生态、文化资源有效联动,因为交通不便而发展滞后的乡村也将被打通致富“经脉”。

  另外,“十三五”期间,我市还规划建设30条560公里一级公路、34条932公里二级公路,加快构建“三纵两横两出口”国道网和“十纵九横九联络”省道网,实现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90%,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100%。

  复兴水运贯通绿色发展“主动脉”

  全长1577公里,在湖北境内871公里,其中在襄阳境内195公里……汉江,是襄阳人的“母亲河”,更是一条横跨鄂豫陕三省的“黄金水道”。

  在古代,襄阳因水而兴,成就“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历史辉煌。然而,随着现代陆路交通的兴起,汉江航运成为襄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一个短板。

  目前,襄阳水运95%的货运量为短途砂石运输,长途货运主要为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但是,由于汉江航道等级低、航道不畅、船舶吨位小,水运成本低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造成钢材、水泥、粮食等适水运货物弃水走陆。

  复兴汉江水运,贯通绿色发展“主动脉”,加快打造汉江航运中心,成为襄阳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当务之急。

  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加快建设汉江航运中心,关键就是要高标准建设襄阳新港。对此,我市加快实施襄阳新港建设项目,构建以宜城小河港区、襄城余家湖港区、襄州唐白河港区为主,以老河口陈埠港区、谷城喻家湾港区、宜城郭安港区和主城区水上旅游港区为辅的“三主四辅”汉江航运中心,总泊位达到53个,总货物通过能力达到2130万吨。

  西煤东调、北煤南运、铁水联运、水陆联运……襄阳新港将被打造成为对接武汉航运中心的腹地港和国家内河主要港口。

  通航能力弱是打造汉江“黄金水道”的最大瓶颈。如何恢复汉江千吨级船舶直达长江的历史,让汉江高效、经济、便捷的水运通道与长江联动?

  抓住我省强力推进汉江五级枢纽建设的契机,襄阳加快新集、雅口枢纽建设步伐,实施王甫洲枢纽过船设施扩能改造。加快实施航道整治,建设干支通达的汉江高等级航道网。

  同时,襄阳积极打通唐白河(唐河)“北上出省通道”,做好蛮河、滚河、小清河、南河、北河等支流航道的项目储备,尽快建成干支衔接的航道网络,增强襄阳航运的吸纳和辐射能力。

  优化衔接提升立体融合“软服务”

  “连而不畅”“邻而不接”,无法实现交通综合运输利用的最大化,一直是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

  在重塑现代化“七省通衢”交通枢纽的征程中,襄阳在登高望远的同时,必须在细微处做好文章,提升立体融合“软服务”,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大程度上的衔接。

  构建与铁路、民航、港口枢纽相衔接的集疏运体系——以襄阳市东津客运换乘中心、襄阳机场门户枢纽、襄阳新港、襄阳无水港等为重点,把东津客运换乘中心建设成为集城际铁路、班线客运、城市公交、轨道交通、旅游专线、出租车等于一体的“多式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枣阳、谷城、南漳、保康公铁换乘中心,完善铁路枢纽、民航机场和内河港口的公路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通“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的“最后一公里”。

  构建人便于行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探索开展公路客运与铁路、民航的联网联程售票;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和公交示范城市创建,推动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建设;结合汉十、郑万高铁襄阳段建设,重点建设东津高铁站至襄城、樊城、襄州、高新区、鱼梁洲、机场等快速公交线路;鼓励开通高峰通勤巴士、公交旅游专线、校区园区直达线、社区微循环等特色公交。

  打造货畅其流的全国物流节点城市——按照“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的发展模式,重点推进“一港四园”建设:“一港”即襄阳国际陆港物流园;“四园”就是以农副产品物流为主的襄阳东物流园区、以商贸物流为主的襄阳西物流园区、以小河临港和余家湖为主的襄阳南物流园区、以汽车产业为主的襄阳北物流园区。探索发展“互联网+物流”新业态,打破政企间、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存在的“信息孤岛”,为创建全国智慧物流信息枢纽创造条件。

  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管理体制——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核心是“综合”,关键要“统筹”。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组织管理架构、工作运行机制、政策制度体系,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

  打通大通道,实行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提升现代化“七省通衢”枢纽功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襄阳立足新的时代起点,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魄力,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正跃升成为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