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回眸十二五)龙凤起飞:龙凤试点的三年惊变

时间:2016-07-25 07:59 浏览:

龙凤起飞

——恩施市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的三年惊变

记者 童秀清 通讯员 杨艳平

保扎茶园 。(资料图片)

龙凤镇安置房。(资料图片)

喻家河水库片区土地整治项目。(资料图片)

    “住在小区里,人户集中,水电路,学生上学都方便,盖房子还可以享受国家补助政策。”近日,在恩施市龙凤镇双堰塘中心社区里,刚入住小区新房的原碾盘村村民喻世兵如是说。

    和他一样,3年来,试点有628户贫困户告别了恶劣居住环境,搬进了新家园。

    这几年规划区内征迁安置启动640户,就近集中安置启动645户,梯次搬迁和就地改造完成1701户,社会福利安置完成312户。龙凤镇扶贫办主任张勇介绍:“我们为移民提供了企业代建、农民自建、政府承建三种建设方式和四种不同的安置模式。”

    农民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建设到哪里。3年来,龙凤镇建成11个配电台区,完成通畅工程60.3公里,解决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龙凤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带动2370户6115人脱贫。

    农民到哪里,产业结构调整就到哪里。龙凤镇建立“1+N+X”产业发展模式,3年来建成茶叶基地3.5万亩,发展烟叶4000亩、蔬菜10000亩、小水果2000亩、中药材2000余亩,退耕还林3.7万亩,林下套种经济作物5000余亩……

    二坡村引进市场主体,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烟叶、蔬菜、小水果等7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650户、2380人增收致富。

    青保村成为现代烟草种植专业村,杉木坝村成为生猪养殖专业村,还有吉星村的葡萄、双堰塘村的花椒、古场坝的葛根……“一村一品”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坡村的低保户黄长文加入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妻子每月在合作社务工10多天,每月收入3000多元。青堡村村民将土地流转后,到烟叶合作社务工,每年打工收入超过200万元。

    靠山吃山,龙凤镇探索土地集约经营,鼓励抱团发展,在退耕还林中寻找生态和经济的平衡。

    长短结合,立体经营。龙凤镇以经济林为主,林下套种魔芋、金银花等经济作物5000余亩,4000余贫困户每年可从中增收1000万元。

    “以前累死累活一亩田搞个几百块,现在种茶每亩收入在3000元以上。”张义芳是还林大户,14亩田地种上茶叶,年收入超过5万元。

    3年间,龙凤镇对25度以上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3.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7.8个百分点。3年来,龙凤镇引进龙头企业25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21家,入社农户7401户,带动5102户贫困户增收。

    不仅如此,龙凤镇引导金融资金进农村,通过组建扶贫互助联合社和村级扶贫互助社,实现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农民资本(资产)的有效整合。

    2014年以来,联合社入股合作社28家、社员3200余名,入股资本金2896万元,已累计为农民融资1.5亿元,有效地破解了资金难题。

    三年砥砺奋进,龙凤试点贫困人口由24822人减少至5800人,脱贫比例达到76.6%,近8成农民告别了贫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28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