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精准扶贫)恩施市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

时间:2017-02-17 00:28 浏览:

(精准扶贫)恩施市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
记者 张艺馨

  “没想到武陵山区现在还保存如此完好的干栏式建筑、没想到这里自然条件这么好、没想到这里的老百姓这么淳朴善良……”10月7日,上海游客箪先生在恩施市盛家坝乡二官寨发出感慨。

  国庆假期,盛家坝乡累计接待休闲游客车辆1000余台次、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多万元,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较上年实现翻番。

  把乡村休闲旅游作为富民兴乡的主导产业进行谋划,该乡出台发展乡村休闲旅游20条意见,整合各种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25公里旅游公路,为大量承接游客创造条件,为当地群众参与旅游扶贫提供基础。

  作为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县之一,恩施市大胆探索搬迁、产业、旅游、金融、电商、智力、定向、社会化等多种扶贫路径,精准发力,攻坚拔寨,铿锵前行。

  借力“村村通客车”,恩施市投入2300多万元,改扩建农村公路322公里,安装护栏202千米,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覆盖村组”的三级客运网络。

  “从山上搬下来之后,交通、就医、孩子上学都方便多了!”龙凤镇青堡村村民黄道升感叹,青堡村的变化得益于恩施市龙凤试点加速建设。

  三年来,龙凤镇完成梯次搬迁及自主转移安置1270户4013人,他们告别世代居住的穷山恶水,“下山”住进新房,开启新生活。

  “今年黄金梨卖出了好价钱啊!一箱78元,平均6元钱一个。”前几天,恩施市白杨坪镇董家店村的十多位乡亲聚在一起畅谈丰收的喜悦。

  武陵山货,飘香出山,网络订单不断。政府负责打造“信息高速路”,实行市场化运作,整合已有的物流企业,结合“村村通”,促使村民足不出户完成“绿叶子”和“红票子”的交换。

  山货出了山,信息上了网,美景诱人来,旅游发展四季如春。

  海拔1400多米的穷乡僻壤——板桥镇榨房湾村村民们没想到,不少大都市的人到村里一住就是几十天,乡亲们自家的土家腊肉、时令蔬菜变成“真金白银”。

  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今年,恩施市统筹安排79个市直行政事业单位、15个州直帮扶单位对口帮扶首批48个重点贫困村,5248名干部职工与1.58万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每个重点贫困村都有3至5个单位对口帮扶,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帮扶责任人。

  同时,构建“政府主导、群众主力、市场主体和社会参与”联动机制,发挥小额贴息贷款、县域经济调度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鼓励辖区内国企、民企、专业合作社,以捐赠、组织农产品销售等形式参与,华硒生态、华龙村、思乐牧业等企业投身精准扶贫工作中。

  此外,统筹安排145个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资金,确保1个重点贫困村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不少于100万元,其他部门统筹资金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实行“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集中财力支持重点贫困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