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襄樊新闻 >

魄力 定力 能力——老河口市绿色发展纪实

时间:2017-02-28 00:01 浏览:

  【消息】“美,真是太美了!”昨日,几名武汉游客慕名来到老河口市袁冲乡,看着被樱花、海棠等树木装点得绿意盎然的引丹渠赞不绝口。

  近年来,老河口以满腔“绿色情怀”,奏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乐章,先后获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单位”“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城市”“湖北省绿化模范县市”等称号。

  春天的老河口,处处涌动着绿色发展的滚滚热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老河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声音掷地有声。

  以魄力承载绿色担当

  昨日,记者在老河口南郊原工化区见到老住户李真。他说:“现在南郊空气新鲜,闻不到刺鼻的气味儿了,感觉真是爽!”

  上世纪80年代,那时的南郊商贾云集,数十家化工企业日夜生产,磷肥、农药等产品俏销几个省。这为老河口市争得“全省重要的化工基地”美誉。

  繁荣背后有隐忧!前几年,人们发现:这样的繁荣其实不要也罢,因为这座城市要承受生态不断恶化、安全事故频发的沉重压力。

  随后,老河口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砸掉化工基地招牌,还市民一片碧水蓝天。

  此后,该市陆续投资10多亿元关停并转20余家化工企业,舍弃工业年产值30多亿元。刮骨疗毒式产业转型战随即打响。该市先后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砖厂27家、非金属小矿山2家、高污染高能耗高危企业9家,累计淘汰落后产能198.9万吨。

  产业格局从“小、散、乱”变身“高、精、专”。老河口市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进入全省15强,循环经济产业园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利用基地”两张国牌。

  老河口市以绿色产业支撑城市跨越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以定力厚植绿色底色

  2月22日,雪后初晴,李楼镇黄龙庙村的刘爱枝一大早就下地栽树苗去了。她说:“现在搞绿化工作,以后游客多了,我们的腰包一定能鼓起来。”

  去年冬天以来,李楼镇先后实施杨树置换、林网改造、路肩培土以及岗坡地“穿衣戴帽”工程,预计3月底前将新栽树木6500多棵。

  这样的绿化工作声势反映出“绿满老河口”行动的步履坚实。

  这几年,老河口市委、市政府按照“资源化、专业化、功能化、产业化、生态化”理念,全域推进绿化工作,探索了“多途径增绿、多元化覆绿、多模式添绿、多层次普绿”的经验做法。投资3000多万元编制《绿地系统规划》《森林城市规划》等多项规划。他们采用多元多层次的融资方式,拓宽绿化投资渠道,发展绿色产业,持续实施绿色城区、绿色集镇、绿色村庄、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水系、绿色产业“七绿”工程,逐步形成了“一街一景、一路一品、一村一特色”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绿满老河口”行动开展以来,老河口市人工造林3.65万亩,绿化升级道路732.9公里,建设“绿色乡村”144个,新增城市绿化面积94.6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9.42平方米,创造了125天植树100余万棵的绿化奇迹。

  绿色资源“点石成金”,诞生出一个个“聚宝盆”。其中,湖北启森牡丹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9亿元,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全省最大的集中连片油用牡丹种植基地。目前,他们已种植油用牡丹3460万株,套种樱花、紫薇等高档苗木100余万株。

  该公司负责人王守俊信心满怀地说:“项目一期工程还将新建牡丹四季智能温室、种苗繁殖中心等设施。”

  以能力促进绿色发展

  日前,老河口市大胆创新,投资2000万元,推动10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集中无害化垃圾处理方式。

  在垃圾处理上,葛洲坝水泥公司洁新科技公司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专利技术,每年处理生活垃圾约15万吨,每年节约土地约40亩,通过垃圾代替燃料可减少因烧煤产生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

  此举不仅消除了污染,还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该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许佳说:“按照生活垃圾预处理系统提供的每2至3吨轻质可燃物替代1吨实物煤来计算,每年可节省约1.4万吨燃煤和3.1万吨黏土质原料,整个处理过程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实现绿色发展离不开能力提升。

  目前,该市先后引进泽森智能机器人、启悦电子等新兴产业项目,湖北能源光伏发电等环保项目即将开工。

  他们加紧自主创新:湖北力达投资公司科技企业孵化器被批准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春雨合作社建成桃品种选育研发中心,楚凯冶金技术研发部被认定为省级研发中心……

  2016年,老河口市高新技术企业达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5%。

  老河口市将会在“绿色襄阳”“绿色湖北”的建设中写下自己精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