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襄樊新闻 >

承袭地域文化 彰显魅力特色

时间:2017-07-07 08:34 浏览:

  【消息】保康在推进生态旅游试验区和文化小康示范县建设中,将早期楚文化作为保康文化底色和城市的DNA,充分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早期楚文化资源,不断推进楚文化名县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精心打造民俗风情音画《荆山春晓》,以文化之笔绘就特色魅力保康。

  弘扬地域文化,体现原生态

  《荆山春晓》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意发展并重,既尊重原生态文化的基因与土壤,又体现原生态文化的本真与特色。

  突出原创性。保康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文化风格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荆山春晓》充分融入非遗项目《荆山阳锣鼓》《沮水巫音》等音乐元素和地域民风民俗,专家团队通过三个月的采风、创作、提升,将独具保康特色的《荆山古韵》《家有喜事》《薅草山歌》等搬上舞台,剧目来源于生活,非常接地气,又不失观赏性。

  突出时代性。时代性是文艺作品的生命和灵魂。《荆山春晓》坚持传统和现代时空交错,发展大主题。《互联网上逛保康》《深山璞玉》《坐上高铁去北京》《争星》《前进吧中国共产党》《我爱你中国》等节目热情讴歌了党的光辉业绩,深情回顾了保康的发展成就,大力弘扬了“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保康精神,诚挚表达了保康儿女对党的热爱之情。坚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通过艺术的形式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突出传承性。《荆山春晓》全面梳理流落民间的文化经典,并以艺术的形式搬上舞台,使珍贵的非遗瑰宝融入大众生活,让古老的民俗焕发了新的生命。真正体现了打民俗牌、唱民间歌、跳地方舞的理念,非常贴近群众生活,深受群众欢迎,让人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坚持内外联动,注重持续性

  着眼未来实景演出需要,《荆山春晓》采取专家导演、编剧,群众演员主演,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的组织模式,让艺术从象牙塔走进生活,走向景区,让剧目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高端策划。《荆山春晓》音乐创编、舞美由专家导演、编剧,演员妆容和造型由专业化妆师、造型师统一设计,演出服饰、道具、灯光、音响由专业团队打造,整体策划体现了高端化、专业化,保证了剧目的整体水准。

  群众主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荆山春晓》创编排演中,不仅把人民群众当观众,还让他们上舞台当演员,甚至参与创作,成为文化发展的创造主体、表现主体和传承主体。参演的100余名群众演员,全部来自本土,60%的群众没有舞台经验,有的甚至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唱主角,让这个剧目能够留得住,持续演出。通过把专家请进来言传身教,锻炼了保康的编导、演员等文艺队伍,对提升保康专业艺术水平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部门联动。《荆山春晓》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直各部门和社会团队共同协办。多部门联动办文化,社会力量参与办文化,体现了社会文化社会办的宗旨,充分调动了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投入的保障机制。

  强化文旅融合,增强生命力

  保康在推进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进程中,大胆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新方法,《荆山春晓》不仅是专家艺术团队结合保康民俗文化打造的一部舞台艺术精品,也是一部全面展示保康地域文化魅力的宣传品,更是为旅游发展而量身打造的一部文化产品。

  引爆力强。《荆山春晓》不仅充分吸纳了群众耳熟能详的《薅草山歌》《沮水巫音》等非遗内容,而且将独具保康特色的民风民俗融入节目,还紧扣保康高速、高铁、旅游快速发展的时代主题。既高端大气,又接地气,让游客不仅享受保康浓郁的地域文化,还能亲身感受保康的强势崛起,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吸引了游客眼球,具有很强的引爆效应。

  形式灵活。《荆山春晓》具备既可以在舞台演,也可以在景区演;既可以整体演,也可以拆开演的属性。演员阵容本土化,能保证演出时间,达到了打造该剧目的初衷。

  反响强烈。按照主动植入生态旅游,实现文化旅游高度融合的理念,利用“五一”等节假日让《荆山春晓》走进五道峡、九路寨等重点景区演出,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高度赞扬,实现了文化旅游两个产业发展双赢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