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襄樊新闻 >

古老戏曲与现代生活的亲密接触

时间:2017-08-03 00:41 浏览:

  【消息】近日,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著名剧作家沈虹光,市艺术研究所所长任晓云一行赶赴老河口市湖北越调剧团,在七七剧场观看了该团演出的现代大戏《曾真的故事》。

  湖北越调,是鄂西北的地方戏曲剧种。汉水的襄阳与老河口之间的一段,俗称襄河,这一带以唱越调出名,故称襄河越调,又因其唱腔高亢、尾音翻高,也称高腔越调。湖北越调历史悠久,在清代嘉庆年间至民国时期尤为繁荣鼎盛,1939年前即已没落。

  经过数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2014年5月,湖北越调小戏《琴房送灯》进行首场公演,消失大半个世纪的“襄阳腔”再次唱响;同年,湖北越调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老河口市和谷城县分别成立了湖北越调剧团,先后排演了传统小戏《琴房送灯》《王彦章摆渡》《吃糠·剪发》等;今年3月,老河口市湖北越调剧团开始排练现代大戏《曾真的故事》。昔日濒于消亡的湖北越调如今正重新焕发生机。

  “《曾真的故事》是湖北越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立上舞台的现代大戏,以往我们抢救湖北越调时,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不做任何改动,《曾真的故事》是一次创新的尝试。”市艺术研究所所长任晓云如是说。

  溯源:曾经的辉煌

  湖北越调诞生在襄阳,它介于板腔体与梆子腔之间,主奏乐器为四股弦胡琴。任晓云介绍,湖北越调与昔日秦腔、山陕梆子关系密切,对汉剧、京剧的孕育和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湖北越调,山陕梆子演变形成汉剧西皮的过渡声腔,即襄阳腔。湖北的老一辈戏曲工作者王俊、方光诚为寻其根,上世纪80年代三下襄阳。

  古老的湖北越调,是唱“高台大戏”的剧种。末、净、生、旦、丑、外、小生、贴、夫、杂,它十个行当齐全,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跌宕,具有粗犷朴质、高亢激越的风格。我市戏剧专家董治平表示,当年深入农村走访时,一些老人回忆越调艺人,对其功夫赞不绝口。

  任晓云介绍,清朝康、雍、乾时期,外来商客纷纷到“商贾连樯,列肆殷盛”的襄阳设立会馆,凡会馆必有戏楼,这为各剧种戏班的繁荣提供了发展空间和资金保障。湖北越调在当时备受推崇,“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文史资料曾记述,谷城、老河口、襄州一带是越调班社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湖北越调从襄阳地区扩散至湖北各地,又辐射到汉水流域的川陕豫鄂毗邻地区。

  “也有一种说法,湖北越调是李自成屯兵鄂北所携之军戏——陕西同州梆子在襄阳一带流变而成。”董治平补充说。京剧界有“要吃饭,一窝旦”的说法,但是湖北越调的十个行当中多是男演员,这与鼓舞军心、提高士气有关。

  恢复:保持老戏原汁原味

  自1939年老河口宏春班解散后,湖北越调就没有专业班子演出,仅散见于皮影戏班和业余戏班。“上世纪80年代,我市在搜集、整理湖北越调资料的时候,职业艺人尚有部分人健在。随着老艺人相继离世,仅剩个别民间皮影老艺人会越调唱腔,抢救、保护工作尤为迫切。”任晓云说。当时市艺术研究所的董治平和范光珠曾与专家到襄阳广大地区收集资料。范光珠负责湖北越调音乐收集,两年多时间,录音机用坏了3台,从叶祥成、乐序文、李培先、徐发奎、汪天理等10多位湖北越调老艺人处收集了20多出戏。

  2012年11月,省、市戏曲研究专家成立了湖北越调研究小组。保护工作启动时,面对进入耄耋之年的老艺人,拯救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文化抢救。湖北越调研究小组在唱腔音乐、舞台表演、剧目、脸谱等方面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工作。

  2014年,市艺术研究所专家在尊重传统、保持剧种风格原貌和特色基础上,改编了《琴房送灯》这出小戏,并由谷城县曲剧团搬上舞台。

  传承:创新也是一种尝试

  1950年,原光化县成立了业余性质的马家岗越调剧团,断断续续累计活动了近十年时间。“湖北越调在老河口消亡,我们剧团希望能重新振兴它。”老河口市湖北越调剧团团长王新民说。

  老河口市湖北越调剧团自去年5月挂牌至今,精心排演了传统小戏《王彦章摆渡》《吃糠·剪发》和现代大戏《曾真的故事》。

  “《曾真的故事》这台大戏的演职人员有50人,其中10位演员是新招收的年轻人。我们希望创新一下,让湖北越调融入现实生活中。”王新民说。

  “以前,排演的都是湖北越调传统戏,这是第一次排演现代戏,《曾真的故事》是古老戏曲与现代生活的亲密接触。”任晓云说。目前,湖北越调这个衰败了近80年的非遗剧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从无到有,从小戏到大戏,正在一步步传承和恢复,希望这个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品牌再次唱响并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