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襄樊新闻 >

南漳县的三座陶家寨

时间:2017-08-17 10:48 浏览:

  【消息】《襄阳文史扫描·古遗址之其他古遗址一览表》显示:在南漳县境内,以陶氏命名的山寨共有3座,即今板桥镇老湾村的雷竹湾陶家寨、城关镇黄垭村沐浴陶家寨、巡检镇文家垭村陶家寨。

  近年来,《陶氏南漳族谱》编委会在4年的族谱编纂工作中得知,这些陶家寨是南漳陶氏家族为生存而抗争的历史遗迹。他们还发现,南漳陶氏源于一家。

  三座陶家寨源于一家人

  史载,荆襄地区的深山之中,人烟稀少,是明王朝统治的薄弱地带。这里资源丰富,可逃避赋役,又可远离战事。明永乐年间渐有流民进入。

  明成化元年(1465年),南漳陶氏始祖随流民浪潮,来到南漳寻求生路。他们到南漳时,有兄弟三人。陶正俸住雷竹湾,陶善堂住沐浴村,陶有山住洞儿岩。

  进入南漳后的陶氏宗亲历尽战乱之苦,为了安身立命和保全族人,三个地方的陶氏宗亲各自在要道附近的三面悬崖峭壁或陡峭山体的山顶处,用石头垒成高墙,设置关隘,建成用于躲兵避乱和栖身的山寨。

  这些山寨,在非常时期驻人防守,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清朝乾隆敕授修职郎、南漳县训导孙成器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为雷竹湾陶氏宗祠撰写的《祠堂碑记》中写道,之所以将陶氏宗祠建在雷竹湾,是因为在雷竹湾居住的陶氏宗亲,五服或出了五服的亲人有百余人。他还明确地表示,在南漳居住的陶氏人家,是实实在在的一家人。

  这一石刻铭文碑虽历经200余年,但保存完好,仍竖立在雷竹湾陶氏宗祠墙外。

  分布在各处的陶家寨遗迹

  雷竹湾陶家寨呈椭圆形,占地约3000平方米,寨墙高逾三丈,厚约八尺。距雷竹湾堰边上的村民聚居地约1公里,西北陡峭,东南平缓。寨墙上建有箭垛、跑道和阶梯。

  寨东北悬崖处修建有头天门、二天门两道山门,用花岗岩凿成的门栅高约八尺、厚约一尺、宽约五尺。

  雷竹湾陶家寨,是同治版、民国版《南漳县志》中记载的重要寨堡和关隘。

  上世纪60年代,石寨墙及其他石料被雷竹湾所在地的幸福大队社员拆毁,用于垒筑大队小学的墙基。现仅存寨墙、石房、点将台等墙基。

  黄垭村沐浴陶家寨,在四望山以北,距南漳县城约15公里。始建于嘉庆初年,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寨墙为石筑,设寨门、哨卡、掩体,现存多个石房基,同治版、民国版《南漳县志》也均有记载。

  文家垭村陶家寨,始建于清朝,距县城约76公里。石寨墙大部分垮塌,现存面积约380平方米,有残破石房。

  陶家寨与其他山寨一样,可传递信息,告知百姓来兵进退,也可告知宗亲是聚是散。

  据陶氏宗亲口口相传,有一年,盗匪攻郭家坪附近的马蹄寨未果,来到雷竹湾将陶家寨围住。寨内躲避了许多陶氏宗亲和当地百姓,也有陶氏本家守寨的团练勇士。

  机智勇敢的团练旗头、陶氏九世祖志凤公,发现匪徒在寨下架锅做饭,他在寨上掷出一块石头,打破了匪徒的饭锅。结果匪徒们受到惊吓,仓皇而逃。

  如今,这个故事已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利用天险保一方宗亲平安

  清顺治九年(1652年)十月十一日,流民起义军郝摇旗曾攻陷南漳县城,县知事姚延儒战死。

  雷竹湾陶家寨的陶志经,居住于今板桥镇古井村焦家湾民居,清嘉庆元年到南漳县万山中岗岭办团练,因保寨有功,县知事李芸经为其题写“好义可风”匾额。清政府采取褒奖的办法,激励民众建山寨,参加乡勇团练,以打击农民起义军。

  嘉庆年间,为了保全自己和其他族人,陶家宗亲发挥山寨的作用,对抵抗“白莲教”起到作用。

  陶家寨,非常时期是陶氏宗亲及当地老百姓躲兵避乱的藏身处、庇护所,和平时期也曾是宗教活动的场所。

  雷竹湾的陶家寨,寨院正西曾建有一座坐西朝东、面阔五间的大殿,雕梁画栋,宏伟壮观。殿内供有高约一丈的祖师爷塑像,殿后供有陶志鹏(一生行医,去世后葬在生田湾山后,当地人雕塑像以示纪念)塑像,东西两侧有四大天王,四围供有大小神仙塑像,大殿门前建有两级宽大的道场,可容纳千余人;东南侧建有仓库、住房、马厩等。

  每年“三月三”,远近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或敬香朝拜,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或唱戏玩耍,锣鼓喧天。

  在冷兵器时代,寨这种防御工事,是山区用以屯兵御敌、保护族人最为有效的防卫手段之一。寨与寨之间是高山峻岭,形成“长城”御敌于“城”外,加上大路险道的关隘,有效保护了一方宗亲平安。

  陶家寨防卫刀矛剑戟的时代过去了,但这些遗迹给我们留下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