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襄樊新闻 >

创新创意创业的“孵化器”

时间:2017-08-20 02:06 浏览:

  【消息】尽管有三四家蛋糕店想进入园区,但是经过考虑后,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负责人刘翀云决定:只引入一家。为何?

  2016年11月正式开园至今,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迎来了80多个“小伙伴”。他们是如何在这个园区谋发展的?

  近日,记者走进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详细了解园区创业者的运营思路。

  园区的选择

  2016年6月16日,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内热闹非凡,“创业者之夜——平凡人演唱会”在这里上演。

  现场,30多名有意入驻园区的创业者在一起交流、探讨。

  可是,最后进入园区的不到10人。

  “不是所有想进入园区的团队和企业,都能进来。”刘翀云说,立足于园区的特色和定位,他们主要看中两点:创新和创意。“进来的团队和企业要能够和园区融合在一起,也就是‘气场很搭’。”

  对于能够填补襄阳市场空白的一些行业,园区更是“求贤若渴”。

  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运营副总经理许露告诉记者,入驻园区的企业并非一成不变,一些企业因为“水土不服”而选择自动退出。

  在这样的选择下,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逐渐聚集了80多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团队和企业。

  “大家志同道合,尤其是理念很契合。”作为第一批入驻园区的企业,最佳表达整体形象研习社负责人郭彦希说。

  这80多个团队和企业,在园区都是一枝独秀。“企业如何生存下去,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初创期企业相互竞争,不利于发展。”刘翀云称,在对团队和企业的选择上,他们有效避免了同质化业态的出现。

  选择不仅限于此。

  “苏家披萨”在入驻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之前,已小有名气。

  为了把这个家庭式糕点店做大,“苏家披萨”的老板黄捷超决定在园区落地,扩大规模,并打算在园区配套商业区租赁一间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店铺。

  “他的店主要做网络销售,园区配套商业区的租金要高一些,不划算。”在刘翀云的建议下,黄捷超搬到园区的5号楼内。因为租金低,他开店的成本每月减少了2000多元。

  如今,集网店、微店、实体店于一体的“苏家披萨”,在园区迎来新的发展。刘翀云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创业者的抱团

  “我们在不断地尝试,也在不断地调整运营方式。”补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翁钊说。

  翁钊的公司主要从事壁画、造景与艺术墙面处理以及纯艺术形式的商业空间设计、公共环境艺术工作。在翁钊看来,因为规模小、资金少,园区团队和企业并非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而是“抱团取暖”,谋求最好的发展。

  目前,补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与园区的大黑熊影业、极度音能文化传播公司等结成联盟,实现了艺术、影视、音乐的资源共享。

  郭彦希也在积极寻求合作,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其公司旨在从外在形象和内心建设上,给予人们对美的自信和追求,为相关人群进行形象打造。

  作为一个新的行业,郭彦希直言,目前公司的发展“很吃力”,“现在基本上是用公司在外地赚的钱来补贴襄阳的市场。”尽管处境艰难,郭彦希仍信心满满。她认为,企业在襄阳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她的目标是成为襄阳地区的行业引领者。

  与园区的西曼传媒、花和咖啡合作,通过读书交流、举办讲座等方式,郭彦希一直在梦想道路上前行着。

  在刘翀云看来,最好的孵化就是打造孵化生态,引导企业间相互孵化,最终形成产业链。他介绍,依托极度音能文化传播公司,园区联合波普时代、大黑熊影业、翼秀星工厂等打造原创音乐基地,在园区内建立音乐产业服务链,从原创音乐制作、包装、发行、推广等方面全方位服务。

  此外,以活动为媒,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也在积极引导园区团队、企业与目标客户群抱团发展。早在开园之际,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举办了首届“建设襄阳”民谣音乐节,吸引近5000人到场。“这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宴,非常契合客户群的需求。”郭彦希说,园区还举办了论坛、大赛、影展、画展等活动,突出文化创意特色,不断激励创意产业,为创意产业提供展示平台、创造交易的机会。

  双方的痛点

  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正式运营还不到一年时间。不管是刘翀云,还是翁钊、郭彦希等创业者,都在这里找到了痛点。“园区的面积还是太小,展不开拳脚,无法扩张。”刘翀云说,未来,襄阳文化创意企业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应该有更好的配套设施为这些企业服务。

  刘翀云说,目前园区的运营收入以租金为主,风投和资金的嫁接还比较困难。“我们经常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寻求资金注入园区团队和企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刘翀云告诉记者,园区未来需要做的是,借助政策红利、创业企业孵化和培育、风投的链接等,来提升服务质量,真正实现园区的创造价值。

  翁钊说,公司创作的老街复原微景观作品的火爆,让他们又有了新的想法。“这不仅是一个作品,更是一种传承。”翁钊期待公司能够与政府“牵手”,进行文化项目方面的合作。“说白了,就是政府购买服务。在这方面,园区一些企业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翁钊说道。

  人才缺乏,也是园区团队和企业的一个痛点。“我们也在积极寻找和挖掘成熟的艺术人才。”翁钊说,公司目前有11个成员,可是能独当一面的核心人才还不够。

  脑魔方新锐设计机构的万鱼鱼也直言,引来人才和留住人才很难。“有很多大学生来实习,但都是短时的,不具有连续性。新锐设计人才在一线城市很多,但在襄阳,还比较缺乏。”“尽管有困难,但是对于在襄阳的发展,我们还是很有信心。有空白,就代表着有机遇。”出外考察了一圈,补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李墨的热情并没有被浇灭。

  发展之路到底该如何走?和李墨一样,园区创业者们一直在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