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襄樊新闻 >

提升功能加速城乡美丽蝶变

时间:2017-08-22 01:22 浏览:

  【消息】襄阳谋变。

  从宅基地改革不断深入,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敲响“第一槌”,襄阳大地,正被一股改革的浪潮推动着不断前进。土地在集约、在变现、在流动,“沉睡的资产”被唤醒。

  从城市中心的棚户区改造,到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城乡居住环境的不断优化,为居民提供了越来越优质的生活。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不断提升的城乡功能,正促使襄阳美丽蝶变。

  让“沉睡的资产”流动起来

  2015年3月,宜城市成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

  15个全国宅基地改革试点中,论经济实力,宜城不是最强;论政策支持,宜城不是最优。无先例可循,“居中”的宜城,怎样在宅基地改革中寻准方向?

  “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宜城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宜城市宅改办)负责人龚建桥表示,按照多予少取的原则,宜城在积极探索中寻求突破,真正让农民受益。

  为宅基地确权、赋能,让“沉睡的死资产”变成了“流动的活资本”。

  2016年5月底,宜城市流水镇黄冲村六组村民肖龙以宅基地的不动产权证为抵押,成功从农业银行宜城市支行贷款8万元购买挖掘机承包工程。7月13日,肖龙告诉记者,他不仅还清了贷款,而且增加收入近10万元,正准备为家里买辆小轿车。

  宜城市积极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流水镇刘台村村民刘学军放弃了老宅基地,搬入该村落花潭小区。仅此一项,节约宅基地约300平方米。截至目前,宜城市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2500余户,复垦后可净增耕地7592亩。

  对农村宅基地超出200平方米的部分,按相关规定收取有偿使用费;农户有意退出宅基地的,由村集体给予相应补偿。

  据宜城市宅改办统计,农村宅基地总户数10.66万户,完成宅基地改革后,该市可新增耕地5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耕地增加0.13亩。

  土地集约后,如何发挥作用?宜城市通过“土地入市”做出了有益探索。

  今年4月12日,湖北京瑞通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广春,以45.2万元的价格顺利拍到宜城市流水镇六台村1.11亩的集体经营性用地,享有40年的使用权,敲响了全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槌”。

  7月1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地块已经完成土地平整,正在加紧建设,未来这里将建成一座展示厅,为南来北往的客商展示现代农业新产品。

  让中心城区蝶变升级

  摊开地图,襄阳概貌收入眼底,汉江穿城而过,将城市天然地分成了3个区域。2800年历史的城市演进,形成了南城北市的特色——樊城商业云集,襄城文教发达。

  如今,一个功能更加完备的城市呼之欲出。城市东进,旧城更新,一心四城,组群发展。

  内环线贯通、卧龙大桥通车、高铁站快速推进……中心城区正着力构建“半小时交通圈”。“南外环、东西轴线、南北轴线、内环快速化”等快速路项目建设写进今年城建计划,未来的襄阳中心城区交通将更加便捷。

  由荒地改造成的紫贞公园成为市民游玩新去处,昔日脏乱的河滩棚户区成了江滩公园……以汉江两岸建设为重点,中心城区大力推进两岸公园绿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我市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面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7月11日,在襄州区时代天街城市综合体内,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各种设施配套齐全,往来市民如织。而这之前,该区没有一个设施完善的城市综合体。“襄州区是由县变为区的,区的功能正在不断完善。因此,在大力推进工业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襄州区区长黄进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更好地与主城区进行产业对接,在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地下管网等功能上与城市进行融合,让居民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质。

  商贸服务业让越来越多的城区有了自己的中心地标,而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也让中心城区的功能更加完善。

  侨丰国际商品博览城承接了樊城区5家老市场的商户,一楼开业率已经超过95%。樊城区委书记龙小红表示,樊城区正在打造八大市场,未来将形成营业额2000亿元的规模,不仅提升樊城商业层级,而且助推樊城建成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记者从市城建委了解到,今年我市城乡建设将端出998个“硬菜”,总投资2364亿元。其中,中心城区安排建设项目600个,总投资1853亿元,年度投资842亿元。“进一步加大市政泵站、停车场、菜市场、污水收集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市城建委主任肖勇表示,我市将围绕中心城区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让现代“桃源”梦想成真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外桃源,更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幸福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新时期的今天,打造现代“桃源”、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热潮正在襄阳涌动。我市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统筹兼顾,构建产业支撑,探索发展模式。

  小桥、流水、人家,古树、老宅、新变化……在宜城市流水镇莺河村,和谐秀美的古村风光让游人流连忘返。

  “十多间摇摇欲坠的老宅子通过改造成了宝贝。”流水镇副镇长舒绍忠说,镇政府回购居民的宅基地,邀请湖北根富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对整个村落进行规划和改造,“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莺河村,已经成为宜城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的新亮点。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要想走好这一步,必须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夯实发展的硬支撑。

  在襄州区黄集镇胡岗村,张文科种的小麦每斤比普通小麦高出5分钱,这得益于湖北丰庆源粮油集团“企业下订单,农民来种植”模式的推行。

  “订单式种植,可以帮助农民快速增收。”湖北丰庆源粮油集团董事长党长英说,企业也有了稳定的高品质原粮。

  谷城县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建设,襄城区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老河口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我市各地正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释放改革红利,升腾发展的强大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