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直击恩施州城“党员进社区”活动现场

时间:2016-02-17 00:51 浏览:

记者 胡军 通讯员 黄怡

四周多是新修的楼房,他住的房子却摇摇欲坠。抬头就可见车水马龙的州城,他栖身的破土房里却连一样家电都没有……6月5日,在州城窑湾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做好人办好事”活动中,上述一幕幕场景让参加活动的恩施市农业局、恩施市食药局、恩施供销社、恩施水利水产局等单位的党员干部们触目惊心。

党员进社区不走形式,要多干实事。“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把好人做好。”本次活动的牵头单位恩施市农业局党委委员、农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黄元清说。

一家三口挤在危房里

6月5日下午,州城窑湾社区启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做好人办好事”活动。

本次活动的牵头单位是恩施市农业局,恩施市食药局、恩施供销社、恩施水利水产局等单位参加。

记者跟随党员服务小分队参加了走访活动。首先走访的是窑湾社区的低保户谭荣科家,他家在窑湾社区翁家湾组,土桥坝往七里坪方向约1公里处。随着近年来州城的发展,相比过去,这里早已成为州城的一部分。

谭荣科的房子就在马路边,如今,这里已经有了很多新修的楼房,但他的家却还是两间老瓦房,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成了危房。

今年58岁的谭荣科一家3口就挤在这个危房里,遇到下大雨的时候,雨水直往屋里灌。由于妻子多年智残,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吃饭穿衣都需谭荣科帮忙。幸运的是,他们有一个聪明的儿子,今年已经15岁,马上就初中毕业了。

一家3口没有其他收入,除了低保外,只能靠谭荣科收点破烂维持生计。窑湾社区居委会主任谭朝顺介绍,为帮助他们一家,社区居委会给其介绍一份打扫公路的工作,每个月有三四百元的收入。现在迫在眉睫的是,要想法帮其把房子修起来,长期住在这个危房里,太不安全了。

恩施市农业局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党员们了解了相关情况后也鼓励谭荣科一家,表示一定会想法尽快帮其改造危房,让其早日摆脱困境。

半山坡的“空”瓦房

州城窑湾社区老鹰坝组,这个地方其实并不远,就在舞阳中学背后的半山坡上。

站在这里,放眼望去,车水马龙的州城近在咫尺,但这里有一户农家,房子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修的瓦房,如今已成了危房。公路不能直通家里,甚至屋里连一样家用电器都没有。

这户人家的主人叫邵艳春,今年74岁,丈夫和大儿子多年前就去世了,女儿远在外地打工。如今,她和智残的小儿子栖身在简陋的危房里,靠低保和种一点田为生。

“真是不来不知道,看了让人触目惊心,我们要做的事太多了……”恩施市农业局党委委员、农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黄元清走进邵艳春家里仔细察看了相关情况,简陋的房子到处堆放着杂物,除了几把破旧的椅子外,屋里几乎看不到一样像样的家具,更没有一样家用电器。

不通公路,修房子建筑材料怎么办?面对很多的困难,同行的几个单位的领导们表示,无论再大的困难,都要想法尽快将邵艳春的房子修起来。

党员进社区不是形式

“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把好人做好。”本次活动的牵头单位恩施农业局党委委员、农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黄元清说。

除了走访上述两户低保户外,相关单位的党员们还走访了社区的其他群众,并到社区认领了服务岗位。根据社区工作实际和群众的各类需求,社区设立了政策宣讲、环境整治、治安防范、便民服务、帮困助残、卫生指导等服务岗位,明确每个岗位职责,引导在职党员认岗履责,为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的确,“党员进社区”如今已经成为了常态工作。追根索源,是2013年州城官坡社区“做好人办好事”活动开了一个好头。当年,该社区的活动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州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并批示:“社区开展‘做好人办好事’活动十分有意义,操作性也好,值得学习推广。我们的工作要从小事、好事做起,要让邻里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社区工作就做实了”。

从此之后,州城各个社区相继启动了该项活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两年来,“党员进社区,做好人办好事”活动为社区办了不少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