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精准扶贫)“五大扶贫”铺富路

时间:2016-04-22 01:49 浏览:

(精准扶贫) “五大扶贫”铺富路
——白杨坪镇精准扶贫观察(四)
记者 张艺馨 实习生 王星星 通讯员 王国燕

  “网店营业一个多月来,竹筒酒的销量翻了一倍,纯收入8000多元。”9月8日,恩施市白杨坪镇蓼叶村王德森“晒”出业绩,说起话眼睛都不眨。

  树立“互联网+”思维,该镇推行电商扶贫取得实效。董家店村村民彭本富这个秋天丰收了,利用电商平台,一个多月卖光了自家的黄金梨,收入达2万余元。

  眼下,该镇以公路建设为代表的水、电、路、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 “村村通”客运更是在向“组组通”发展。

  依托快递超市和客运村村通,该镇结合“互联网+”搭建信息物流高速路,实现农副产品走出农门,网购产品送进家门的双向购销模式,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打通物流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腊肉、茶叶、土鸡蛋、蔬菜等生态土特产,通过手机网店卖到大都市,卖出好价钱。”董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刘友成的手机里藏着“大市场”。

  白杨坪镇结合实际,采取产业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和社会扶贫的五大模式,完善以“双抓”(抓基层党组织、产业链建设)、“双建”(建村级扶贫互助社、农业专业合作社)、“双通”(畅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双激”(激活干群思想、扶贫资金)、“双推”(推进民政医疗救助、扶贫扶智帮扶)、“双惠”(贫困群众得实惠、党员干部享恩惠)为主的扶贫做法,扎实推动精准扶贫。

  “即将启动的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我建议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茶园清园管理补植、补栽等工作由合作社牵头,聘请贫困户尤其是特困户参与进来,给他们支付工资。”9月7日,九根树村党支部书记陈泽胜在新成立的茶叶产业党小组党员会议上提出,给贫困户增加增收渠道。

  该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打破传统行政区域界线,按照产业不同对农村党员重新划分建立党小组,让农村党员结合产业发展更好发挥典型模范作用。在畜牧、旅游、烟叶、蔬菜、物流等行业产业链上建立了党小组,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带活行业产业的发展劲头。

  同时,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该镇专业合作社作发展迅速。8月20日,全州首个观光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在麂子渡村挂牌。至此,全镇登记注册的各类专业合作社达38个,村级互助社1个,正在申报的互助社3个。

  “把村集体经济、种植大户的部分闲置资金吸入村级互助社,并以此作为担保资金,按照1:5的比例放大贷款。”董家店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扶贫互助社法人刘友成介绍,将贷款资金注入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将资金转变为生产资料投放到贫困户手中,贫困户实行经营管理形成产品,最后由合作社统一回收支付收益或报酬。

  “村级扶贫互助社+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既解决贫困户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又提高扶贫资金的抗风险能力。”白杨坪镇镇长朱永恒认为,村级扶贫互助社为金融扶贫找到了有效载体。

  把精准扶贫当做一次思想大解放活动,白杨坪镇党员干部群众借走访入户的机会宣传精准扶贫新政策,改变干部扶贫单一给钱给物、贫困对象坐等收钱收物的粗放扶贫思想,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变扶贫“推动力”为脱贫“内驱力”。

  “授人鱼,更要授之以渔。”该镇对辖区5029户15532人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管理,将特困人口纳入政策性兜底范畴,同时推进民政救助、大病救助、新农合等政策的对接,借助雨露计划、小额贴息贷款、生态扶贫搬迁、政府救助等平台,引导贫困对象学习技术技能,掌握一技之长。

  “今年底,全镇798户2550人有望率先脱贫。”该镇精准扶贫办公室主任李冬发说,有帮扶干部,有致富产业,有谋生技能,有发展平台,贫困户的钱包渐渐地“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