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襄樊新闻 >

齐心打造和谐文明城

时间:2017-09-25 00:26 浏览:

  担当作为 为民创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襄阳历史文化名城效应充分释放,早日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2016年12月,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把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新一届市委的奋斗目标。

  今年4月24日,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综治“长安杯”誓师大会。市委书记李乐成在大会上发出动员令:我们必须坚定势在必得、志在必胜的信心,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力抓手,作为“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长极、争当排头兵”的火热战场,作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文明城市创建,没有捷径、没有秘诀。全市上下要发扬务实重行、精益求精的作风,干在实处、干在细节、干在难点,确保实效。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每个指标、每项标准,精心细致地查漏补缺;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精准发力,整改落实;坚持务实推进、扎实工作,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市委书记李乐成掷地有声的动员讲话,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决战决胜的信心。

  为了在更高层面上、更强力度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市调整了市文明委成员,由市委书记李乐成兼任文明委主任、创文指挥部指挥长,市委副书记秦军兼任文明委第一副主任、创文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一把手”工程。

  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创建工作汇报、专题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由此,全市各级各部门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条块结合共同抓、专门机构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一场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补短板、着力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行动在全市迅速开展。

  上下同心 合力攻坚

  汉江两岸,流光溢彩;街巷整洁,环境优美;志愿服务,扶老帮困;身边好人,弘扬新风……市委、市政府科学调度、全力推进,各级各部门有效组织、合力攻坚,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发力,以“创则必成”的信念和勇气,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城市“颜值”不断刷新,功能内涵逐步提升。

  市委书记李乐成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是要让老百姓受益,要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需求当作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系统性地解决一批民生热点、痛点,为群众办好一批看得见、得实惠的实事好事,让群众成为创建的参与者、受益者。创建工作决不能搞一阵风式的“运动”,但必须要有形式、有声势、有活动,通过创建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可以铸造城市之魂,让社会更文明;可以打牢文化之基,让生活更美好;可以夯实城市之本,让人民更幸福。”李乐成认为,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至少有此三个重大意义。

  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军指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充分发挥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营造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氛围,打一场创文的“人民战争”。

  各城区、市直部门对照创建任务,层层分解,压实责任,紧扣“创文”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补短板、治环境、育新风,随着城区环境的不断改善,市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宣传氛围的日益浓厚,精心培育的文明之花美丽绽放。

  考核问责 力求高效

  注重长效常态,制度保障是关键。为进一步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力度,我市建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四大家”领导包保责任制,32位市“四大家”领导对口包保32个街道(乡镇),负责协调推进和督办、落实各自包保街道(乡镇)辖区内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公益广告等重要“创文”事项,全面推动落实“创文”任务和要求。

  针对创建重点、难点问题,全市定期召开“创文”协调督办会议,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加强各地各责任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对权责不清的测评点位,由牵头单位制定日常监管方案,由分管市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统一调度。

  为确保“三无”小区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全面达标,我市出台了《市直单位联系包保“三无”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明确100个市直单位包保市区100个“三无”小区的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三无”小区基础设施、卫生条件、治安状况,打造环境整洁优美、风气健康向上、治安稳定有序、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小区。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持久工程,不能抱着打“突击战”的心理搞“一阵风”。今年以来,襄阳严格按照《市“五城同创”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将市级部门全部纳入多城同创工作年度考核体系。市委作风办、市创文办不拘形式、不定时间,通过碰头会、催办、街访等途径,抽查督导各地各单位“创文”工作开展情况,保证了“创文”工作扎实有效推进。